人们知道协和这个名字,却很少问起它的往事。人们说它是中国现代医学的摇篮,却不知道100年前它的梦想播种者是来自太平洋彼岸的一群美国人。
20世纪初,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李鸿章签下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但在谈判过程当中,有一个国家的表现却和列强、侵略者这些标签不太吻合,它相对克制,甚至将庚子赔款的一部分退给了中国,用作留学生派遣经费,它就是美国。
当时美国的首富,也是人类史上第一首富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一生打造了两个王国,一个是石油王国,一个是慈善王国。
他说,我相信上帝给了我赚钱的能力,并让我尽最大的努力用之于人类的福祉。
洛克菲勒一生带领儿孙进行的最大一个海外慈善项目,就是20世纪初在中国建立北京协和医学院,播下一颗西方医学教育的种子。
生活和发迹于美国的洛克菲勒,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
![]()
约翰·洛克菲勒,1928年荣登《时代周刊》封面人物。
1839年,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出生在纽约州哈德逊河谷地一个叫里奇福德的小镇。洛克菲勒的父亲携全家一路向西,频繁迁徙,年幼的洛克菲勒甚至亲眼目睹了妹妹的夭折。这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脸上,很少有笑容,除了在教堂。
洛克菲勒6岁的时候,就开始跟他妈妈每个周末要去教堂。洛克菲勒的财富观有浸礼会“追求自我完善”和“禁欲主义”的影子,但最初的缔造者是他的母亲。
1835年,洛克菲勒一家搬去了克里夫兰。鸦片战争后,越来越多的传教士和商人涌入了中国,他们把在这里遇到的一切惊奇带回美国,到了19世纪中期,克里夫兰已经开始报道太平天国的叛乱。
1855年,洛克菲勒十六岁。他的父亲离开了他的妈妈,去追求自己的爱情。洛克菲勒的心头一沉,他底下还有四个弟弟妹妹。
![]()
老洛克菲勒和小洛克菲勒
离高中毕业还有两个月,洛克菲勒毅然离开了学校。他很快找到一所职业学校,用最短的时间学会会计,直奔凯霍加河畔,全力以赴找工作。
在第六个星期的傍晚,一家公司正好需要一个临时的会计助手。他当时的心情就是欣喜若狂。第一天下班后,洛克菲勒花一毛钱买了一本红色小册。这是他神圣不可侵犯的“A账簿”。从此,每一笔开支和收入,都有了记忆。
第一份薪水6美元,6%捐给慈善机构,10美分给教堂里的穷人。钱赚得多了,捐款数额也跟着增加。1863年,他甚至给去中国的传教士团捐了钱。
![]()
来北京行医的英国伦敦会的洛克哈特,在1861年开设了诊所。伦敦会的另一名医生科克伦,于1897年在当时还属于内蒙古的朝阳开设诊所,义和团运动中他逃到北京继续开业,通过行医的关系,他博得了慈禧太后及亲信太监李莲英的好感,得到了慈禧捐助的白银一万两。
1906年伦敦教会与英国、美国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开办了“协和医学堂”,也就是协和医学院的前身。
协和医学堂成立后,人气甚旺,前来报考求学的人络绎不绝。1908年正式开课,到1914年共毕业了38名学生,当时校园内有14名外国老师,学校的年开支不到5万美元。
这所学校在中国的教育部门注册并得到了特殊的照顾。英文名UNION的原意是“联合”,“协和”两字是很雅致的译文。
1915年,正当协和医学堂蒸蒸日上之时,伦敦教会突然跟洛克菲勒基金会达成协议:洛克菲勒基金会接收协和医学堂。
![]()
到了20世纪初,约翰·洛克菲勒已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发迹多年后,一位颇有远见的顾问盖茨建议他将精力转移到慈善业。盖茨一直对中国怀有浓厚的兴趣,他曾经向洛克菲勒建议在中国建立一所大学。为此,他们分别在1909年、1914年、1915年先后3次派出考察团来中国考察。
![]()
洛克菲勒基金会成员到中国考察
1915年6月,洛克菲勒基金会跟协和医学堂达成协议,用20万美元购买“北京协和医学堂”的全部资产,原“协和医学堂”只保留少量的人员。新医院定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英文简称PUMC。
这一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院长韦尔奇和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的弗莱克斯纳这两名当时世界上最有名的教授随着考察团来到北京,为建校出谋划策。
美国时代周刊记载:“从1913年5月开始的十年内,洛克菲勒基金会花费了将近8000万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礼物是给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截止到那时,用于协和的共计1000万美元,比用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700万美元还多。据1956年统计,最终,基金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的总计投入超过了4800万美元。”
从成立开始,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协和医院就参照、拷贝了当时世界上医学最先进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模式,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在国内医学界独领风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