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宁波网)
转自:中国宁波网
“一转,数字颜色会变;二摸,衣领处有凹凸感;三透光,看水印和安全线……记住这几招,咱们的钱袋子就更安全啦!”近日,温州银行宁波江北支行走进天水广场,组织开展了一场以“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为主题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赢得了在场老年朋友们的掌声和肯定。
聚焦重点,让反假知识“听得懂、学得会”
现金支付仍是许多老年人习惯和依赖的方式,然而,他们对假币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为此,支行精准聚焦网点客户和社区老年群体,将反假宣传课堂“搬”到了他们身边。
活动中,银行工作人员一改往日严肃专业的金融术语,化身成亲切的“金融辅导员”。他们手持宣传折页,结合老年人日常购物、收取养老金等具体场景,用最朴实的语言,重点讲解了“眼看、手摸、耳听、检测”等几种易于掌握的公众防伪特征。
“大家看,毛主席头像的衣领这个地方,用手指轻轻触摸,有没有感觉到明显的凹凸感?这就是真币的特点。”工作人员耐心讲解,老人们则拿出随身携带的钞票,边听边摸,互相交流,“哦,真的是!以前都没注意过!”“这个好,这个实在,一学就会!”
形式多样,让金融安全“看得见、摸得着”
为使宣传效果深入人心,支行采取了多种互动形式。在网点厅堂,利用客户等待时间或业务办理间隙开展新版百元钞反假特征宣传;工作人员通过精美的宣折向客户讲解仿伪点,同时拿出百元现钞现场演示,让客户们亲手体验鉴别过程,真正做到了“理论结合实践”。
“银行的小伙子和姑娘们讲得清楚,以后买菜找零钱再也不怕被骗了。”刚听完讲解的王大爷笑着晃了晃手中的宣传折页,“这上面画得明明白白,我拿回家让老伴也看看。”
成效初显,守护百姓财产安全“不停步”
许多老人表示,这样的宣传非常及时和实用,有效提升了他们识别假币、防范诈骗的能力,就像为自家的“钱袋子”请来了一位贴身的“护身符”。
作为金融机构,“守好群众的钱袋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未来,江北支行将继续创新宣传形式,持续推动反假货币知识普及工作常态化、精准化,努力将金融安全的“防护网”织得更密、更牢,为构建和谐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更大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