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济南的付女士在网上控诉自己儿子就读济南育英中学初一,却无故受到了老师的霸凌,包括扇耳光、罚站、趴地上、调座位等等情形,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
事件发酵后,济南市市中区教体局迅速展开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9月开学两周内,该校初一年级班主任田某某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确实存在对学生林某某体罚等不当行为。教体局研究决定,给予田某某记过处分并调离工作岗位,对学校党委书记黎某进行诫勉,同时责成其向学生及家长赔礼道歉。
![]()
然而,付女士并不接受这一处理结果。她不仅持续在网上发声控诉,甚至采取极端行为,服用安眠药企图轻生,所幸经及时抢救并无大碍。但她的这一行为无疑是给这场风波火上浇油,质疑声如潮水般涌来,几乎一边倒的舆论压力如狂风骤雨般扑向学校。
![]()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济南市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后发现,在短短两周时间里,付女士之子林某某多次违反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田某某采取了批评和“体罚”的教育方式,其中批评达16次,罚站7次。所谓的“跪在地上”实则是“弯腰捡桌牌”,“扇耳光”也只是“拍打一次手臂”。
这种程度的“体罚”,在80后眼中或许不值一提。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惩戒根本上不了台面,甚至学生若被老师“体罚”,回家后还可能再遭父母“体罚”。时代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如今的学生宛如温室中的花朵,打不得、骂不得,有时连大声呵斥都可能引发投诉。
尽管田某某对林某某实施的“体罚行为”是出于教育惩戒目的,并无虐待、伤害学生的主观故意,情节也未达到恶劣程度,未触及刑事立案追诉标准,也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但依旧被认定为行为不当,还是维持原本处理决定
老师作为一种职业,本应恪尽职守。然而,如今部分教育工作者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传统观念倡导“严师出高徒”;另一方面,家长的态度和社会舆论让老师如履薄冰,生怕稍有不慎便惹来麻烦,甚至可能丢掉工作。说句直白一点的话,在这种局面下,老师最好还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即可,没必要吃力不讨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