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的世界曾经很简单。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那里的人们关于钱的经验也非常之朴实。挣钱、存钱、买房,然后尽职尽责地还房贷,当还清贷款时,通常会办一场家庭派对。一些人可能还会有些投资:股票或债券。但80年代以后,情况不同了,金融体系开始飞速演变,变成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庞然大物。金钱与人们打交道的方式,不再那么直接,而是中间会隔了很多层算法。
作为一名人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作者最早是入职美国银行,在洛杉矶珠宝商聚集区担任贷款专员。他每天来往于那里的钻石批发商中间,观察着这一行生意人独一无二的行事做派,与他们打成一片,好伺机让他们签下贷款文件。这部分的描写十分传神,让人想起另一本书《能断金刚》,讲一位佛学院毕业生进入纽约的钻石行业,进行世俗修行的故事。钻石批发商的世界十分狂野,充满了传奇,他们主宰着文明世界中一个独特的领地,他们多是犹太人,有浓厚的家族色彩。这个行当里的头面人物,就像是电影里行走在黑白两道的教父。他们能获得长久的成功,靠的是坚不可摧的信用,而那些走歪门邪道的人往往很短命。这行有自身原生态的处世法则,江湖名声就是信誉,这比什么征信都好使,交易对手要么选择毫无保留地相信,要么就拉倒。作者这样新生代的贷款专员,对于这个地盘里的人来说,就像是外来物种——公文包里夹着一沓精美的贷款评估表格,与钻石商人“握手为定”的老式做派严重风格不符。但是没有办法,作者所接受的培训,最根本的就是依照银行的“信用5C分析法”,来判断是否把钱贷给对方。钻石有“4C”标准——切工、净度、克重和颜色,而银行的5C指的是资本实力(Capital)、还款能力(Capacity)、市场环境(Condition)、担保(Collateral)和道德品质(Character),这前4个C都是可以通过客观数据来分析的,而第5个C——道德品质,却是要通过人与人的长期接触来评估。最后这个C往往是最重要的,也是贷款专员经验的核心。于是,作者每天去客户中走动,出入他们的办公室、生意场和家庭晚宴,被他们开着新买的跑车带去兜风,或是被迫知道他们私生活中的种种秘事,对他们的脾气秉性能娓娓道来。
但是很快,贷款专员手里的纸质表格就被电子表格所取替。只不过是要用计算机来填表,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作者却意识到,这是金融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因为用纸、笔、橡皮和计算器工作时,下笔前总会深思熟虑,一旦错了一个数,就得全部重来。而用电子表格后,可以轻易地输入数字,电脑会计算出结果,如果输出的结论不是你想要的,那么可以进行调试,从无限的排列中推导试错,直到得出想要的结果。电子表格的出现,实际上带来了从业者行为和思想上的转变。他们关注的不再是“可能出现的将是什么”,而变成了“什么是可能的”。这种思维的转变,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市场上只要有一种新的需求,金融从业者就能创造出一款产品或服务来满足这个需求。这极大地释放了金融业的创新力,但“潘多拉的魔盒”也就此被打开了,电子表格不仅可以对个人或产品的微观分析进行操控,也可能左右宏观的金融架构。
从计算机这个效率工具被运用到金融领域的那一刻起,很多事开始发生变化。从业人员可以分析所有的数据,并动不动就产出一份100页的报告,但很可能其中的数据复杂到连分析师都无法说清楚它们到底代表的是什么含义,以及将产生什么后果。当分析的目的变成只专注在创建复杂的模型,去支持新开发的金融产品,而不顾及更多,那么很可能,体系性的风险将成为悬在这个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比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大量的次级房贷在电子表格中被打包在新的金融产品里,也就是证券化了。原本并不优质的资产,通过层层包装,被片成片、切成丁,或是捆成捆,卖给了大众投资者,这就是在高度复杂的金融模型中完成的。这从一个角度解释了后来我们看到的灾难性的后果,电子表格脱离于现实的失控状态,一度造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作者感受到第二个令人不安的变化,就是随着电子表格的流行,“道德品质”这个最为关键的信用标准正在从金融评估中被剔除。从前的贷款专员被数据表格中“信用得分”这类简单的数字所代替。而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被人为地粉饰。比如某个人可能人品很糟糕,他撒谎、作弊、恶毒,但如果他按时支付账单,甚至还会刷信用分,他就能申请到贷款。而一个好人,却可能因为一个历史的黑点,就被信用体系无情地拒之门外。为了规模和效率,现代金融牺牲掉了实地的了解,将决定权交给了算法。评估系统只鼓励那些能够被量化的行为,而削弱了那些真正在对抗违约的道德品质,更无法标注出那些把亲闺女卖了也会还钱的人。
变化还远不算完,进入21世纪后,新技术还在重塑整个金融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在促进金融产品不断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那些从小对过去的生活方式没有概念的“数字原住民”来说,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今天环绕在人们身边,无处不在、便利的金融服务,都是从一次次的创新中孕育的。
上世纪80年代,自动存取款机曾是金融世界里绝对的新事物。当时的人们无法想象:看着自己要存的钱消失在机器里,而不是把它交到一个大活人的手上。90年代,人们觉得预付费电话卡非常之神奇,因为那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人们出门在外,除了把一捆捆硬币投入公用电话,并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给家里打电话。而一张小小的塑料片,可以存储电话时长,还可以把它放进钱包里。当预付费电话卡被人们广泛接受,其中蕴藏的商机就爆发了。这个领域诞生了美国规模最大的预付费电话卡公司SmarTalk。90年代中后期,美国色情明星丹妮·阿什开办的成人网站,因跑通了网上最早的付费订阅业务,而被称为“电子商务之母”。2000年互联网泡沫前后,一大批“.com公司”只用两年的时间就走完了从急速扩张、上市、破产,再被清算的过程。这波互联网的“淘金热”偃旗息鼓后,留下了一批“卖铁锹”公司,也就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运营商,仍在造福后世。比如全球最大的托管数据中心易昆尼克斯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曾濒临倒闭,而挺到2019年时,股价涨了3000倍。作者曾代表所罗门兄弟公司主导了上述SmarTalk公司的股票发行,以及易昆尼克斯公司的拯救计划。自动存取款机、预付费电话卡、电子商务网上支付,或是云存储数据中心,它们都是现代货币发展的重要里程碑。金融的形式在不断演进,并塑造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已无需和他人打交道,连寒暄也不需要,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各种日常交易,比如购物、打车、订外卖——一切触手可及。人们的社交关系、资产和余额都可以在屏幕上找到。金钱脱离了实体,变得抽象。
随着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金融领域决策的压力也与日俱增,从业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响应。金融业对速度的崇尚,使得投机行为兴起。技术的进步让投资的时限有时被压缩到仅仅几秒钟,像是对于量化基金、对冲基金来说,速度就是其商业模式的信条。在时间的挤压下,鲜少有人关心许多交易已经与现实脱节,更不用说传统价值投资的式微。和金钱世界的其他进化一样,商业在向云端转移的同时,人们之间情感和道德的连接也在瓦解。与作者早期和一个个活生生的钻石商人打交道相比,金融变成了抽象的游戏,逐步脱离了人与人的互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