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8年,五井初中毕业照。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的初中,说起来多少是有点复杂、曲折、离奇。按照片区划分,也就是用现在的话,按照学区的话,俺村的孩子应该去茹家庄初中。但众人皆说,茹家庄初中教学质量堪忧,都是后进分子居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到底何去何从呢?父亲这个时候去了邻村,不知道是找到了谁,硬是让我从邻村报名参加了考试,跟着邻村到了五井镇上考试。既然的父亲安排的,我也就跟着吧!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因为反对也是无效的。
就这样,我顺利到了五井初中,而不是茹家庄初中。在这样的一个十字路口,要是去了茹家庄初中呢?会如何?已经不得而知。好的是,命运不容许假设。过去的,都过去了。
1995年秋天,开学我就分配到了二班。班主任是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刘乐庆。后来,突然又分班了。我旋即成了五班。二班也好,五班也罢。爱咋分咋分吧,我们就像是一颗棋子,哪里都行,咋分都成。
二班在初中的原址,皆为平房,班级里人数众多,都挤不下了,且可用良莠不齐来形容,好的极好,差的极差。这简直就是马太效应的极致体现了吧!
上初中就开始带饭了,间或还要上晚自习,那时就开始羡慕马庄村的孩子了,因为他们可以住校,且就在学校里,虽然条件简陋至极,就是跟教室一样的房子,还是通铺,但也是免去了来回奔波之苦。
带点啥饭呢?也不过有啥带啥吧!煎饼可以,干粮可以,饼也不算太差,咸菜也不能少,炒的咸菜,炒的鸡蛋,炒的豆腐,都可以列入带饭的行列之中,成为中午吃饭的摆设。
奢侈的孩子就算是转面来的了,到食堂里转面,换成饭票。或者到校外转面,换成特制的票。我记得同学德明就转面到了校外,时不时还邀请我到那里改善一下伙食,堪称奢侈之尤。
后来的五班,就到了楼上,感觉高大上起来,但也依旧需要爬楼上下,简陋的操场,简陋的校舍,只是从外面看,很美。开学的日子,先是拔草。拔草结束也不上课,那就去周边同学家打扑克吧!
当然,草莽般的爱情故事已经开始纷纷上演了。在这些爱情故事里,真的,假的,凑数的,各种类型,五花八门,或许还残留着些最终修成正果的,你不得不感叹人的前瞻性和真性情。
多年之后,再回望这个毕业照。你有何感受?这里面,有的成了博士,有的成了商人,有的泯然众人,有的驾鹤西归。
恍恍惚惚,飘飘浮浮。已然度过半生。这些同框的岁月里,那些残存的记忆,足以编织出一幅幅画卷,来丰盈每个人的生命海洋。
最有意思的事,莫过于此吧: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每个人都像一张张破碎的脸,忽然完整地出现在你面前。
你能够像从前那样一下子就认出来,还顺道说了句:哈哈,原来你也在这里啊!
防止失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