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近几年的生育率有所降低,但这从未影响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
尤其是在2012年-2017年出生率高峰时刻,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也是当下很多和平、皇姑的学校动辄2000人以上新生入学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源多,则一定会面临校舍不够用的情况,多校舍、借校区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近日,笔者在和平区实探时发现,在胜利大街南四马路交汇处,一个崭新的南昌中学已经蓄势待发。而这所学校的选址也是颇有历史,兜兜转转多年后从南昌中学再次变成南昌中学。
![]()
![]()
胜利大街南四马路交汇处南昌中学实景
![]()
新校址外立面初显位置优越
从地理位置上看,学校位于胜利大街和南四马路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公共交通、交通路网较为完善。
![]()
胜利大街南四马路交汇处南昌中学现场看到有工作人员在施工
目前在现场可以看到有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现场作业,学校外立面主体、操场、升旗台均已经完成,各项工程稳步推进中。
![]()
10月上旬网友拍到的南昌中学现场
前两天网友拍摄时,校名处还处于施工阶段,而日前笔者再次到访时发现校名处已经完工,整体上来看,工程进展还是挺快的。值得注意的是,校名上只有沈阳市南昌中学字样,并未写某个校区。所以,笔者看来,这里未来还是总校的一个校址的可能性较大。
从整体规模上来看,学校并不大,应该不能承载整个学校的体量。笔者推测,未来极有可能是南昌中学一个年级或者部分班级来此上课。
![]()
![]()
尘封记忆被打开从南昌中学到南昌中学
几年前,笔者也在周边实探时,这里还是和平更新局。而与周边居民和老和平人交谈了解到,这个校址也是颇有历史。
从大家的一些碎片化信息可以了解到,这个地方以前是135中学(也有市民说SK客运站是135中学原址),大概2000年时为南昌中学,是南昌中学历史上的第一个校舍,再后来是胜利二校,后变为和平区动迁办,再后来更名为和平城市更新局,如今,几经辗转这里又变回南昌中学。
笔者更是从大家的交谈也可以感受到,这里虽然会随着时代变迁而改变,但始终在发光发热,发挥自己的价值。同样这个地方也承载着很多人的回忆,无论是儿时的求学时光,还是纯真美好的青葱岁月,都在记忆中留下闪光点。
如今,学校已经蓄势待发,相信在各项工程完成之后,也会迎来全新使命。
![]()
![]()
校址变化已成热点学校常规操作
从数据上看,2025年南昌中学南八校区招生人数为1040人,126中学和134中学人数也是只多不少,皇姑区的43中学和虹桥中学招生人数更是突破2000大关。
在招生人数逐年增长的情况下,学校原有校区的载荷能力不足,多个校址上学已经成为各个热门学校的常规操作,一些学校为了公平起见,往往会将三个年级进行轮转,例如初一、初二、初三在三个不同的地方上学,每年一换。
![]()
南昌中学南五校区实景
从地理位置上看,在这个南昌中学(南四马路和胜利大街交汇处)距离较近的地方,则是南昌中学(南五校区)。而笔者到南五校区实探发现,这个校址也不大,与这个新校址规模相仿。
而周边中介也表示,这两年的情况是,由于学校每年招生的学生人数不一样,一般学校都会根据当年招生的人数定各个年级在哪个校区上学。所以,目前尚不能确定未来这里会是哪个年级在此上学。
但从目前来看,新校址已经确定,新学期也会静候学生的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