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铭心刻骨的军航之旅,承载着西藏军人沉甸甸的思念与责任。
那一年我在西藏当兵,好不容易盼到了休假。归心似箭的我得知一个“特别”的出行选择——乘坐军航货运飞机从拉萨到成都。那时拉萨飞成都的民航客机运力不够,一到旅游旺季,进出藏的部队同志需排队买机票,有时甚至半个月也买不到票。
军航成了缓解民航运力的补充。听说能搭乘军航,我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军航的机票不是正规印刷的机票,其实就是一张普通的票据。办理手续时,工作人员用一个手持仪器检查各种大包小包,把刀具等违禁物品先清理出来。这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又陌生。
![]()
01 艰难归途,军航成唯一希望
在西藏服役,休假回家是所有战士最期盼的事。然而对于驻藏官兵而言,进出西藏的道路曾无比艰难。
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驻西藏部队有一条规定:连职以上军官,进出藏可以乘坐民航班机,排职军官和士兵探亲休假只能从陆地上行走。
从地面进出藏很苦很困难。那时,进出藏只有青藏线和川藏线两条路线,没有省际班车,需要搭乘部队或地方车辆,一路颠簸辛苦。
后来为解决驻藏部队军人、家属小孩进出藏难的问题,军委总部决定由联航派飞机执行成都到拉萨的军队航班任务,每周固定航班,专为西藏部队军人、家属子女服务,不对外售票。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军航”。
02 忐忑登机,货舱内的特别旅程
出发那天,我早早到了贡嘎机场。军航安检站在民航楼的边上,看起来既小又简陋。
我乘坐的是伊尔-76运输机,这是一种大型货运飞机,这次航行采用的是人货混装的方式。
登机后,我发现机舱内没有普通客机的座椅和舒适设施,大家背靠背坐着。巨大的机身空间里,除了我们这些回家的军人,还有不少物资和装备。
飞机起飞后,发动机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说话几乎要靠喊才能听得见。与我同行的几个战友都表情严肃,似乎都在默默忍受着这不适的飞行环境。
飞行途中,飞机不时遇到气流颠簸,摇晃得厉害。有人忍不住呕吐起来,其他人也只能勉强支撑。我不禁想起曾经读过的一句话:“进藏难,出藏难,挨冻受罪还花钱。辛苦攒钱一年半,一趟青藏全花完”。
03 意外频发,航程中的惊心动魄
飞行大约一小时后,飞机突然遇到强烈气流,机身剧烈抖动。那一刻,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有乘客忍不住尖叫起来,但更多的是军人们坚毅的沉默。我们相互交换着眼神,彼此给予安慰和力量。我想起亲人们期待的面容,默默祈祷飞机平安。
就在这时,机组人员通过广播告知大家系好安全带,保持冷静。他们的声音虽然因颠簸而变调,但仍然努力保持专业和镇定。
经过机组人员的妥善处理,飞机终于恢复了平稳飞行。大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紧张的气氛依然弥漫在机舱中。![]()
04 平安落地,突如其来的消息
经过近六个小时的颠簸飞行,飞机终于降落在成都太平寺机场——这是一座军用机场。当飞机轮胎触地的那一刻,机舱里响起了稀疏但由衷的掌声。
踏上坚实的土地,我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终于回来了,终于可以见到朝思暮想的家人了。
我刚打开手机,就接到了一通紧急电话。部队有特殊任务,需要我提前归队。这消息如晴天霹雳,让我瞬间从重逢的喜悦坠入现实。
我愣在原地,久久无法回神。肩上肩负的责任与对家人的思念在内心激烈交战。我看着远处成都城的灯火,知道家人就在那里等着我,却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
05 艰难抉择,大家与小家的天平
我站在机场,握着手机,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这次休假,我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我想起上次回家时,父母又添了许多白发,妻子眼角的皱纹也深了几分。孩子上次见面时还怯生生的,不太认识我这个“陌生人爸爸”。
然而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部队的需要就是最高指令。我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听到妻子失望却依然理解的声音,我的眼眶湿润了。她轻声说:“没事,工作重要,我们都等你平安回来。”这样的理解与支持,更让我感到愧疚。
我买了最早返回西藏的机票,虽然心中万般不舍,但我知道这就是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如今,进出西藏的交通已大为改善。青藏铁路早已通到拉萨,又通到了林芝。甚至还有了全货运航线,部队短缺物资可以实现“次日达”。
但那段乘坐军航货机的经历,始终铭刻在我记忆深处。它不仅是一次特别的航行,更见证了西藏军人的奉献与担当——无论旅途多么艰难,我们始终义无反顾地奔赴需要我们的地方。
(经历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对号入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