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鸣乔【MQ-SCQ】便携式校园气象站,校园气象活动就能告别 “形式化”,变得丰富多样、有声有色。这份 “活动策划指南”,能让气象站的教育价值最大化,让更多学生爱上气象科学。
“气象日记” 活动是基础入门项,适合低年级学生。让学生每天记录气象数据,搭配天气现象描述和心情感悟,比如 “今天气温 28℃,微风,看到云朵像棉花糖,心情很开心”。坚持一个月后,举办 “最佳气象日记” 评选,不仅锻炼观察能力,还能提升写作水平。某小学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下雨了,雨量筒显示 15 毫米,我发现蜗牛都爬到了草地上,原来它们喜欢潮湿的天气”,充满童真与科学趣味。
![]()
便携式校园气象站
“气象科普展” 适合全校参与,由气象社团牵头,将日常监测的数据整理成图表,制作成 “校园全年气温变化图”“雨季降雨量分析” 等展板,搭配气象知识问答:“为什么台风眼是晴天?”“彩虹形成需要哪些气象条件?”。还可以邀请当地气象局的专家来校讲座,结合气象站数据讲解本地气候特征,让科普更接地气。
“气象观测竞赛” 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适合中高年级。设置 “数据精准度比拼”,让学生在 10 分钟内记录 10 组气象数据,与标准数据对比,误差最小者获胜;开展 “天气预判挑战”,根据当前气象数据预测未来 2 小时的天气,结合实际变化评分。去年南京某中学的竞赛中,有学生根据 “气压骤降、湿度飙升” 的数据,准确预判出 “半小时后有雷阵雨”,赢得满堂喝彩。
“跨校气象联动” 则能拓宽学生视野,联合周边学校组建 “校园气象联盟”,定期交换气象数据,开展 “不同区域小气候对比” 研究。比如郊区学校与市区学校对比,发现郊区夏季气温比市区低 3℃,由此探讨 “城市热岛效应”。这些丰富的活动,让便携式校园气象站 “活” 了起来,成为校园里最具活力的科普载体。
![]()
便携式校园气象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