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坐电梯突然感觉心跳加快、胸口一紧,好像喘不过气。或者晚上看电视时,腿忽然肿了,按下去一个坑,半天弹不回来。你以为是太累了,没当回事。可第二天,有人突然晕倒,被诊断为肺栓塞,医生说:“是血栓脱落,已经堵到肺动脉去了。”
![]()
这不是危言耸听。血栓,简单说就是血管里的“血块”,它可能悄无声息地形成,突然脱落后却能引发致命后果,比如中风、心梗、肺栓塞。
而脱落前,身体往往会给出一些“预警信号”。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出现这3种症状,提示血栓要脱落,可能随时出危险,赶紧就医!
血栓,是指血液中部分成分凝结后,在血管里形成的“堵塞物”。它就像是水管里的杂质,最开始贴在管壁上,看似没事,但一旦掉落,就可能顺着血流“游走”,最后卡在关键“关口”——心脏、脑部或肺部,就像堵死了整个城市的交通枢纽。
![]()
你可能未意识到,血栓的形成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久坐不动、抽烟、饮食油腻、长期熬夜、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静脉曲张)都会让血液变“浓稠”,让血管“脆弱”。如果再加上血管内皮受损、血流缓慢,血栓就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
血管是高速公路,血液是车流。正常情况下,车子流畅行驶。但如果前方有“泥石流”,也就是血栓,它一旦松动,就可能冲向脑部、肺部或心脏,造成严重堵塞。
那血栓脱落前有什么表现呢?你可能会经历这三种典型症状:
第一,突然的胸闷、呼吸困难。你本来坐着没动,却忽然感觉“像有人压住了胸口”,喘不上来气。尤其是在深呼吸或咳嗽时更明显。这可能是肺栓塞的前兆,说明血栓可能已经移动到肺动脉。
![]()
第二,单侧肢体肿胀且疼痛。比如某只腿忽然比另一只粗,按压后出现明显凹陷,同时伴有沉重感或隐痛。这是深静脉血栓的典型表现。如果血栓脱落,就可能顺着血流进入肺部,引发严重后果。
第三,短时间内意识模糊、口齿不清、一侧肢体无力。这些是脑梗死的早期表现之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风”。它可能是血栓堵住脑部动脉的信号。
这些症状的危险在于,它们来得快、没有预警,而且一旦发生,可能只有几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据《中国卒中防治报告》显示,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超过200万人,而血栓是主要原因之一。
![]()
你可能会想:“我年纪不大,不会有血栓吧?”血栓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现代生活方式正在让它“年轻化”。比如:
在办公室,8小时几乎坐着不动,中午也不走动。下班回家,窝在沙发刷手机,很少运动。这样的生活方式,会让下肢血流变慢,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高油高盐,喜欢吃炸鸡火锅。这些饮食习惯,会让血液中的血脂、凝血因子升高,血液容易变“黏”,就像浓汤一样,更容易在血管里结块。
![]()
再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孕期、产后、久坐长途车,都是血栓高发期。即使年轻,也不能掉以轻心。你可以试着这样做:
第一,动起来。每坐40分钟就起身活动5分钟,哪怕原地走动也好。长途出行时,可以适当活动小腿,促进血液回流。研究显示,规律运动者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降低近30%。
第二,每天喝足水。成年人每天摄水不少于1500毫升,尤其是在空调房或冬季干燥环境中。水能稀释血液,降低血栓风险。如果你长期口干、尿黄,说明你可能喝水太少。
![]()
第三,控制饮食结构。减少红肉、动物内脏的摄入,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适当摄入坚果、粗粮和绿叶蔬菜。它们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能改善血管弹性,减少血栓形成。
第四,戒烟限酒。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酒精过量也会使血液“脱水”,加速血栓风险。美国心脏协会研究指出,吸烟者发生血栓性疾病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2倍以上。
第五,坚持体检,关注血液指标。每年体检时,别忽略D-二聚体、血脂四项、凝血功能等指标。尤其是家族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更应重视。
第六,穿戴医用弹力袜(需医生指导),改善静脉回流,尤其适合工作久坐、怀孕、术后恢复期人群。
![]()
第七,避免暴饮暴食和情绪波动。大吃大喝或情绪激动,可能引发血压波动,诱发血栓脱落。保持情绪稳定、饮食清淡,是保护血管的关键。
每一个小习惯,都是对健康的一次投资。你可以从今天开始,关注身体发出的“小信号”。如果你突然觉得胸闷、腿肿、说话不清,别再以为是“累的”或“睡不好”。这些可能是血栓要脱落的警告,及时就医,可能救命。
你可以试试设个闹钟,每小时提醒自己喝水、站起来活动2分钟。或者晚上吃饭时少夹一块红烧肉,多加一勺绿叶菜。小小改变,未来可能少一次急诊。
![]()
参考资料: ·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2020年)》 ·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血栓性疾病防治手册》 · 丁香园《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警信号与干预建议》 · 健康时报《肺栓塞、脑卒中越来越多,元凶竟是这个》 · 新华网《血栓脱落的三大信号,别再忽视》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