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云河我是云河2025年09月20日 15:40上海
![]()
“完全是理解错误,上海建设这么好,都是国家出的钱,打造一个国际大都市,让更多贫困乡村的农民来就业生活,脱贫攻坚战”。
这是一个老乡的跟帖。
老乡在跟帖里说上海建设得这么好,全是国家出的钱,打造国际大都市就是为了让贫困农民来就业脱贫。
上海确实好,繁华、机会多,吸引无数外来打工者,他们来到上海都会发出感叹“上海真好!”。但在这个老乡眼里,上海的好跟上海人没关系,全是国家的功劳;上海的存在,好像就是为了接济贫困地区,给外地人提供工作。所以他们来上海打工理直气壮,既不感谢上海,也不觉得欠谁的情。
这思路挺有意思,我也看到很多这样的帖子,很多老乡都是这样的思维,上海就是给他们准备的,上海就是为他们而生的,上海就是属于他们的。
以前我们讲“战上海”,是打仗,争的是生死存亡;如今再来一场“战上海”,变成了脱贫攻坚战,争的也是生存和发展。上海的价值,在不同人眼里完全是两个故事。上海的战略价值和含金量多么高!
也确实,上海富裕繁华,很多老乡的家乡还贫穷落后,有的甚至还养不活自己,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他们家乡和上海之间的差距,谁都不想一直贫穷下去的,谁都想脱贫致富的。
但我纳闷的是:为什么老乡们觉得只有来上海才能脱贫?为什么不能在自家家乡打一场翻身仗?是他们不相信家乡能变好吗?还是觉得只有大城市才配拥有未来?
资源分配不均、发展机会不等、基础设施差距大……这些都是现实。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上海、深圳这种大都市,看中的是它们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但问题就在于,这种“带动”是否真能惠及到每一个小村庄?
老乡们选择出来打工,是因为留在家里挣不到钱。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修房娶亲,哪一样不是大开销?留在村里种地,可能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不是他们不愿意建设家乡,而是一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全局。如果大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真的能惠及到每一个小村庄,老乡们还需要离家外出打工么?
他们相信上海是国家出钱建的,某种程度上也没错。政策倾斜、财政投入、项目落地,确实都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上海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上海,离不开每一代上海人和外来建设者的汗水,是无数普通人用时间、劳动甚至生命堆出来的。
而老乡们来上海打工,也不是“被安排”的,更多是一种无奈之下的主动选择——哪里能活下去,就去哪里。人往高处走。
所以真正的问题或许是:我们怎样才能让每一个中国人不用离乡背井,也能有尊严地活下去?而不是像很多的老乡到了上海之后,就觉得上海是属于自己的,自己就要在上海扎根了,再也不愿意回到自己老家了。
脱贫不是只能靠“走出去”,更要靠“留下来”。乡村振兴不能只写在文件里,而是要落实在道路、网络、学校、医院、产业和工作机会上。
我相信,那些能在上海打工吃苦的老乡,同样有能力和毅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他们不需要被同情,而是要得到真正的机会和支持。老乡,我相信你们能在上海打好攻坚战,也一定能在自己家乡打好翻身仗。
最终,家乡不该是回不去的远方,而是每个人都能安身立命的归宿。
![]()
![]()
我是云河
日常的生活,随意的心情
3890篇原创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