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悦汉
上个月(10月)三天(28日至30日)去了粤北偏远山区的清远和连州,清远位于南岭山脉南侧与珠江三角洲的结合带,土地总面积1.9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陆地总面积的10.6%,约为19个香港,但人口只有453万人。这个曾被称广东省贫困市,截至2020年5月,清远全市的贫困人口和相对贫困村都已达到脱贫标准,并是广东省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在扶贫领域进行了许多改革创新。
![]()
现今清远被划为三线城市,并且连续多年上榜,我在清远及连州(清远属下地级市)所见所闻,除了生活在山区上的瑶族人较为艰苦,在清远市区的住宅及市容建设,都颇为现代化,当然远不及广州和深圳的繁华兴旺。
这次亦去过连州隔邻连南市,这个千年瑶寨始建于宋代,是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瑶族村落,被誉为中国规模最大、最具特色的瑶寨之一。在连南市的“瑶族博物馆”,可以看到丰富的瑶族传统文化,如“耍歌堂”“长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人有一种特异性,就是依山而居和种植,世世代代均如此生活;不过,现今只有中年以上瑶族人方能讲流利的瑶族语,一般年轻人大都喜爱在都市生活,只会讲广东话及普通话。
![]()
清远得天独厚是旅游资源丰富,很可惜这次因时间及行程安排上,错过了两个最著名的景点,其一是作为“中国漂流之乡”,清远拥有多个著名的漂流景点,其中古龙峡和黄腾峡最为知名。其二是连州地下河,这个被誉为“广东地下第一河”的5A级景区,地下河分为三层,游客可以选择陆路或水路进入,欣赏瑰丽的钟乳石和洞穴壁画。希望下次重游清远及连州时,再去游览这两个景点。
清远市用了廿多年时间脱贫,成绩有目共睹,市政府在中央扶持下,用“兜底保障、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多元措施成功脱贫。其一:兜底保障与社会扶贫,加强基本生活保障,清远强化低保、医疗补助、扶贫贷款贴息等政策;其二:社会力量参与,推动社会资源投入,建立社会扶贫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合力。
![]()
另外尚有产业扶贫与就业创业,打造清远鸡、英德红茶等优势产业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设立农业众创空间,协助清远农户对接广州市场,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乡村振兴与基础建设,改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提升贫困村居住环境与生活品质。以及共建产业园区,广州与清远合作建设“三园一城”,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善用清远区内绿水青山美丽景色吸引游客,蓬勃旅游业带旺清远旅游业和餐饮零售业。截至2020年,清远已成功使12.6万人脱贫,26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46元。
清远贯彻落实精准扶贫基本方略,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多种措施,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确保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也成为全国减贫事业贡献了宝贵经验和成功方案。
这趟清远和连州连南之行,有以下数项令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参观博物馆及游客中心时,见到有印制小册“如何做文明的游客”,提醒内地游客要排队守规矩,不得随意拿走馆内或园内公共物品,讲话时不得声浪太大骚扰别人。
二是见到一批批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要保护四周环境清洁,甚至穿手套捡地下的垃圾,教导学生们注意公共卫生;三是乘电动车游览一个两平方公里的园林保护区,入目的均是青山绿水优美景色,导赏员讲解全区不得随意斩树或污染河水,违规者一旦被发现会被重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思想已深深植入老百姓脑海,贫困县市人民除了摆脱贫穷落后,尚有环保意识,守法精神,和学习文明礼貌,这不仅提升了人民和年轻人的思想和素养,这又是踏入另一境界,充分说明人民“站起来,富起来,文明起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