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各大手机厂商都在疯狂发力不同方向,有的主攻小屏方向,有的主攻折叠屏方向,有的则是主攻大电池、强影像等方向。
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做出相应的判断,这也是新机内卷比较严重之后,所带来的好的结果。
而华为手机也没有闲着,这几年带来了诸多的惊喜,且带来了不同方向的新机,这些都是十分给力的地方。
近期,有博主爆料称华为暂无小屏手机计划,反而在测试一款6.96英寸1.5K分辨率的新机。
![]()
需要了解,刚刚开启预售的Mate70 Air,以7英寸巨屏、6.6mm超薄机身和麒麟9020系列处理器,宣告了华为对“大屏体验”的重新定义。
要知道华为将一款7英寸巨屏手机做到了仅6.6mm厚度,且在纤薄的机身内塞进一块6500mAh的高硅电池,成功解决“大屏必厚重”的行业难题。
以及拥有2760×1320的分辨率、120Hz自适应刷新率、2160Hz高频PWM调光,以及16GB版本搭载性能更强的麒麟9020A,12GB版本则为麒麟9020B等。
再加上出色的红枫影像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的加持,仅仅从综合实力上来说,就已经很难遇到什么对手。
![]()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在苹果、三星等巨头纷纷追求“手感优化”而将屏幕尺寸控制在6.5英寸左右时,华为反其道而行之,全力押注7英寸级别超大屏市场。
笔者认为,7英寸屏幕已经接近小型平板的范畴,在移动办公、视频剪辑、阅读等场景下具有天然优势。
配合华为生态的多屏协同功能,这款手机能够承担起部分平板电脑的工作,满足商务人士“一机多用”的需求。
重点是在有限厚度内实现大屏、大电池、强影像的平衡,本身就是工程能力的体现。
![]()
再加上博主称华为目前没有小屏机开案,超大屏机不止一台。
除了已发布的Mate70 Air,后续还有6.96英寸1.5K LTPS屏幕的新机正在测试中,这意味着华为并非试水,而是要将“超大屏”打造成一条完整的产线。
而且笔者觉得华为选择此时全力进军超大屏市场,时机拿捏得相当精准。
一方面,折叠屏手机经过多年发展,依然未能完全解决折痕、耐用性和价格三大痛点,许多渴望大屏体验的用户在观望后,转而寻求一款可靠的直板大屏手机。
![]()
另一方面,随着5G应用的深入和云游戏的普及,用户对手机屏幕的视觉要求越来越高。
大屏在游戏、观影等娱乐场景中的优势显而易见,而华为在显示技术上的积累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优势。
但是挑战同样存在,比如单手操作体验、携带便利性都是需要持续优化的课题。
Mate70 Air通过超薄机身设计(6.6mm)和重量控制(约208克)部分缓解了这些问题,但如何在大屏与便携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仍是华为需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但可以确认的是,从市场反应看,4199元起的定价策略颇具竞争力,相比动辄上万的折叠屏手机,这款7英寸巨屏旗舰以不到一半的价格提供了相近的视觉体验,对预算有限但追求大屏的用户极具吸引力。
![]()
其实单纯做大屏幕并不难,难的是构建与之匹配的生态系统。
从硬件层面,双向北斗卫星消息、对称立体声扬声器(营造100°+超宽声场)等功能的加入,都是为提升大屏使用体验所做的配套优化。
从软件层面,华为势必会对系统UI进行针对性优化,7英寸屏幕相比常规6.5英寸屏幕多出的显示面积,如何转化为更有效的信息展示、更高效的多任务操作,都将考验华为的软件功底。
从生态层面,与平板、笔记本电脑、智慧屏等设备的协同体验,将成为华为大屏手机的独特优势。
![]()
总而言之,在智能手机同质化严重的今天,华为选择通过“超大屏”赛道实现差异化竞争,既是一次技术实力的展示,也是一场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对华为大屏手机有什么期待吗?一起来说说看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