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你对上海人的“恨”,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
原创上海云河我是云河2025年11月5日 17:12上海
![]()
“我没觉的上海人讲文明,守规矩,有契约精神。我也觉的上海人不好,这个地方也一般般。”
这是一个在上海打工的老乡的跟帖。
我一看就乐了——短短两句话,还打了两个错别字,这老乡啊,要么是当年语文没学好,要么是打工太累晕了头,一不留神打了错别字。当然,也许老乡会坚持自己的这个跟帖里没有任何错别字。
老乡话说得这么认真,说得这么严肃,他对上海人的恨,是真的吗?
老乡说上海人不讲文明不守规矩,也没有契约精神?可外地人提到上海,十个有九个公认的就是这几点。当然,哪里都有例外,上海人里肯定也有不地道的。可老乡你想想,为啥你碰到的偏偏都是那些“不讲文明、不守规矩”的上海人?是不是因为你自己也进了那个圈子,成了“一丘之貉”?
如果按照比例来说的话,很多人都会说“上海人好”,也不是他们装的,而是他们真心实意的感受,也是他们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
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圈子,把自己圈在了里面,不是么?
很多从老家出来的人,自然也包括这个老乡,其实是“不得已”才来上海的。关于这个,老乡们倒也不忌讳,至少不像以前那么忌讳的了,他们也都会大大方方承认。在老家找不到像样的工作,赚不到钱,只能背井离乡,自然是人往高处走了,自然是能赚到钱的上海了。
来了之后,自然心里憋着一股气。看上海人,觉得他们精明、冷漠、规矩多;看上海,觉得楼高车多人挤,有啥好?哪有自己老家好,还是自己老家最好。家乡的一草一木都透着亲情和温情,家乡的空气都比上海新鲜,家乡看到的月亮都比上海的圆。上海这个一般般的地方,怎么能和自己的家乡比的呢?怎么比得上自己的家乡的呢?
这种情绪,怎么给它定性呢?那是一种混合了自卑、不服、又有点“羡慕嫉妒恨”的复杂心态。你嘴上说“这地方一般”,“这儿的人不好”,可你的脚却诚实地留了下来。为什么?因为上海能让你赚到钱。这才是现实!
你讨厌上海,却依赖上海。你骂上海人,却不得不和他们打交道。你说上海是“破地方”,可你真回了老家,又怀念这里的机会和收入,又会依然舍弃满是亲情和温情的家乡,再次回到上海这个一般般的地方,去面对那些不好的上海人。
这不丢人。这是很多外来打工者的真实状态。
但我今天想对我那老乡,也对所有这么想的人说一句:如果你真的觉得上海不好、上海人不好,那你要么改变自己,跳出那个你认为“不文明”的圈子;要么,你真有骨气,就离开。别让自己活成“嘴硬脚软”的人。要么认,要么拼,别抱怨。
可你既不离开,也不改变,只是一边抱怨一边赖着——那你说这些,除了发泄情绪,还有什么用?
上海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海纳百川嘛,上海不缺人。你不喜欢,真可以走。你走了,上海照样转;但你的人生,未必能找到比这里更好的舞台。
上海当然可以让你赚到钱,但也肯定不会遍地都是黄金,这里外地人很多,可是说着上海话的上海人也不少,而且上海人也真的不会个个都是好人,来上海打工谋生,可能会让你满意,也有可能会让你失望,甚至让你痛恨上海人,风险还是很大的,所以,不要来,不要来,不要来。
至于那个跟帖的老乡,他还是很坚决地留在上海,所以,很想问问他,老乡,你对上海人的“恨”,到底是真的,还是装的?
![]()
![]()
我是云河
日常的生活,随意的心情
4049篇原创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