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在安徽宣城县孙家埠乡汪村有一座清代名人墓地,这座清代名人墓地虽看上去破败寒酸,毫不起眼,但却长眠着一位清军将领,这位清军将领身份极其不一般,他不是别人,正是太平军降将韦俊。
韦俊是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的亲弟弟,他原本也是太平军的将领之一,在北王韦昌辉死后,受到排挤,最终在1859年归降湘军,归降湘军后,他带领本部人马为湘军打头阵,击败了多位太平军将领,因战功,获得清廷的褒奖,升副将加总兵衔。
太平天国覆灭后,清廷下令令他致仕,解除其兵权,韦俊本应携眷返回金田老家生活,但他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定居于宣城,直至在这里病逝,那么是什么原因令韦俊宁可定居宣城,也不愿携眷回到家乡金田去生活呢?
韦俊本名韦志俊,他出生在广西桂平一个地主兼典当商家庭,家中田产资财颇丰,这就使得韦俊从小便过着十分富足的生活,除此之外,韦俊从小跟着兄长韦昌辉习武,练就了一身精湛的刀剑棍棒之术,这为他日后参加金田起义,以及率军与清军作战打下了基础。
1852年,24岁的韦俊与其他韦氏族人跟随韦昌辉参加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在金田起义中,韦氏一族可谓是倾尽家财、举家参与。
当时,参加金田起义的韦俊被分配到了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麾下,跟随翼王石达开转战多地,在攻陷武昌一战中立下战功,深的翼王石达开的信任。
1853年,太平军在攻陷南京城后,便将这里改名为天京,并定都于此,天王洪秀全对太平军将领也是进行了论功行赏,将破敌有功的韦俊封为国宗,提督军务。
后续,韦俊南征北战,屡立战功,逐步成长为太平军的先锋将领,在芜湖,汉口、汉阳,常德,一战中,韦俊都有出色的表现,越发的深受翼王石达开的倚重。
1856年,韦俊领兵在武昌城与湘军展开攻防战时,一个改变他后半生命运的天京事变发生了,天京事变中,杨秀清、秦日纲、陈承熔以及韦俊的兄长韦昌辉先后被杀,不仅导致太平军元气大伤,丧失战略主动权,还让在外领兵作战的韦俊担惊受怕,担忧天王洪秀全会斩草除根,对自己痛下杀手。
天王洪秀全在天京事变后,为了安抚民心,便下诏不准对韦昌辉家族及部属滥加杀戮,这使得韦俊悬着的心逐渐放下,韦俊在得知兄长韦昌辉的两个儿子韦金桔、韦金松藏匿于天京白下路北王府附近民房内,便当即派下属回到天京城,将藏匿于此的两个侄儿韦金桔、韦金松送到了宣城县孙埠山区保护了起来。
杨秀清、秦日纲、陈承熔以及韦昌辉先后被杀,使得太平军元气大伤,天王洪秀全便将翼王石达开召回了天京,命他掌管政务,但是洪秀全是一个平庸和短视之人,他生怕翼王石达开会成为第二个杨秀清,威胁到自己的地位,便将自己的几个兄弟加封为王,处处牵制翼王石达开,令翼王石达开最终负气领兵出走天京城。
而作为翼王石达开麾下部将的韦俊则没有率部跟他一同出走,这主要是其兄长韦昌辉之死与翼王石达开有着直接关联,这令韦俊不想再在听令翼王石达开,为此,他上书天王洪秀全,向洪秀全表忠诚,希望洪秀全能够重用自己。
但是一切都没有像韦俊预想的那样,洪秀全非但没有信任他,反而是处处猜疑他,令韦俊的处境堪忧,清军集结优势兵力对韦俊驻守的武昌发起了进攻,面对清军的强势来袭,韦俊一面动员本部人马依托城防抵御清军的攻势,一面派人前去求援,结果,坚守苦等了一段时间,始终都没有见援军前来,这就令韦俊悲愤不已,逐渐丧失坚守决心,最终不得不弃守武昌城。
武昌城一丢,在湖北的太平军全线崩溃,被清军赶出了湖北,而韦俊则只能够率残兵去往河南,与陈玉成汇合,韦俊与与陈玉成汇合,成为了他的下属,这令心高气傲的韦俊起初是无法接受的,但此一时,彼一时,韦俊能够做的,就是接受这个安排。
后续,韦俊跟随陈玉成转战苏北,继续与清军作战,在苏北作战期间,韦俊与陈玉成的矛盾加深,陈玉成频繁给韦俊施压,令韦俊苦不堪言,觉得自己在呆在太平军的阵营中不是长久之计,因而在权衡利弊一番后,在1859年10月,率麾下太平军向湘军投降,湘军主帅曾国藩对于他的投诚,起初是持有疑虑的,因而下令将韦俊的人马裁汰,仅留2000余人继续跟随韦俊。
韦俊则明白这是湘军对自己还是不太放心,便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任何异议,并且还在随后献上了“投名状”,在1860年的安庆之战上,韦俊亲自领兵冲锋,助力清军拿下了安庆之战的胜利,安庆之战,使得曾国藩相信了韦俊的诚意,便对韦俊委以重任,韦俊则是在接下来与太平军的作战中,越发的卖力,
1864年,韦俊率部跟随湘军主力攻破太平天国的大本营——天京城后,清廷将其升任副将并加总兵衔,待太平天国覆灭后,清廷考虑到他太平军旧将的身份,还是下令令他致仕,解除了他的兵权。
被解除兵权后,韦俊没有携眷返回老家金田生活,而是定居于宣城生活,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韦俊向清廷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明自己与过去划清界限,现在的自己只想与青山为伴,在这里了却余生,第二个原因则是韦俊作为“金田起义”的老人,后续归降清廷,生怕自己回到金田老家生活,会遭到当地人的抨击,因而选择在宣城生活,度过自己的余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