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元帅,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杰出将领。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冲锋陷阵、运筹帷幄,赢得了全国人民发自内心的尊敬。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大家对十大元帅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尊称。
这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十大元帅“四老”、“三总”、“三没有”。
开国十大元帅
“四老”,指的是朱德、彭德怀、贺龙、陈毅四位“老总”。
朱德元帅被尊称为"朱老总",这个称呼最早可以追溯到井冈山时期。当时红军战士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朱老总",这个称呼既体现了他在军中的崇高地位,又饱含着将士们对他的爱戴。
朱德
同样,彭德怀元帅也被大家称为"彭老总"。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指挥过百团大战等重大战役,以敢打硬仗、善打恶仗著称,"彭老总"的称呼自然就在军中传开了。
贺龙元帅的"贺老总"之称,源于他早年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经历。他创建了红二军团,后来成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但大家还是习惯称他"贺老总"。
陈毅元帅也是如此,虽然担任过新四军军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但同志们更愿意称他"陈老总",这个称呼既亲切又体现了他在军中的威望。
陈毅
“三总”,指的是林、徐向前、聂荣臻三位,被称为"林总"、"徐总"、"聂总"。
林从南昌起义时的连长,成长为第四野战军的统帅,指挥百万大军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林总"的称呼彰显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徐向前元帅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这个"徐总"的称呼记录着他辉煌的革命历程。
聂荣臻元帅长期担任参谋长工作,曾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总"的称呼恰如其分。
“三没有”,指的是刘伯承、罗荣桓和叶剑英三位元帅却没有类似的"总"称谓。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罗荣桓元帅是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长期从事政治工作,虽然功勋卓著,但因为不直接担任军事主官,所以没有被称作"罗总"。
罗荣桓
叶剑英元帅虽然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长,但更多时间是在参谋工作岗位上运筹帷幄,也没有单独挂印领兵的经历,因此也不称"叶总"。
最特别的是刘伯承元帅。他早年留学苏联,深谙军事理论,在南昌起义时就是前敌委员会参谋长,红军时期屡任总参谋长。抗日战争时期,他担任八路军129师师长,带领部队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他更是指挥第二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为解放全中国立下赫赫战功。按理说,他完全有资格被称为"刘老总"或"刘总"。
但为什么大家都不这样称呼他呢?
原来,在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的部下们更愿意称他为"刘师长"或"司令员"。即便多年以后,当年的老部下见到他,依然深情地尊称他为"刘师长"。这个称呼包含着两层深意:一是他在抗战时期确实担任129师师长,这是他的职务;二是他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就像一位慈祥的师长,培养了大批军事人才。
刘伯承
刘伯承元帅温文尔雅,学识渊博,待人和蔼可亲。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难得的军事教育家。
新中国成立后,他主动请缨创办军事学院,为我军培养了大量现代化军事人才。正因为如此,大家更愿意把他当作一位可亲可敬的师长,而不是简单地称他为"刘老总"或者“刘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