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教辅之事惹得议论纷纷。仿佛一石投水,波纹四散,竟不止息。我本是一个教书人,向来少问窗外事,每日里备课、讲课、改作业,轮回不已。然而这回,连我这样埋头改卷的人,也觉出几分不对了。
上头下了文,「严禁目录外教辅进校」,仿佛真要减了学生的负担,然而办公室里却一片唉声叹气。老教师推一推眼镜,叹道:「这下难了。」年轻教师盯着电脑屏幕发怔,仿佛屏幕里能变出合适的题来。
《人民日报》想是明白的,急忙发声,说「只是对学校推荐、征订教辅的限制」,是要把教辅自主权「交到学生与家长」手中。话说得圆转,我们做教师的,却只觉得茫然:现实困境谁能解,字里字外两重天。
教辅之用,本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在家用,一种是课堂练习用。学生自家买的,自主权自然在学生与家长。不过孩子总归是孩子,有几个能自律若圣贤,那些自家买的教辅,孩子多数是不做的。但若是教师布置的作业,他便不得不做。这道理,凡当过父母、教过书的都明白。所以,课堂用的才是教辅的主流。孩子成绩提升,也主要靠课堂用教辅。
所谓「严禁目录外教辅进校」,禁的正是课堂用教辅。从此以后,教师只许用目录教辅。而这目录教辅,恕我直言,着实是太过陈旧浅显了,与现今的教学考试,相差何止百里。有的内容竟还停留在十年之前,可谓「形式既旧,精神亦朽」了。
以往,学校虽不得不按规定买目录教辅,但也顾及实情,允许教师再选一套合用的。如今只准用目录,其他教辅不许进校,连家委会代买也不准。于是我们做教师的,就陷入两难了:若只用目录教辅,学生学不足,考不好,责任在我们;若不用,又违了规定。进退两难,左右都不是路。
有的同僚无法,只得自己寻了材料,发到微信群,请家长自行打印。今日几页,明日几科,家长跑来跑去,功夫不知赔了多少。还有的怕家长麻烦投诉,只好将题目一道道抄在黑板上,让学生抄题做。教育现代化讲了多年,最后竟退回「手抄时代」,岂不可叹?
自然,也有人说:既然如此,便躺平好了,反正是按规定办事。但凡是稍有责任心的教师,谁又真能躺得平?考试的压力在,升学的压力在,家长眼巴巴望着,学生懵懂懂等着,我们这些人,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躺平?
教辅不过是一样工具,本无善恶,全看人怎么用。用得合适,便是助学利器;用得不合适,便成负担。如今的问题,是合用的不许用,不合用的偏要塞过来。好比不分大脚小脚,只管发同一码的鞋子;是否合脚,就不管了。
每至深夜,改完作业,总爱站在窗前吸一支烟。看远处楼宇间零星的灯光,想那每一盏灯下,多有一个伏案疾书的学生,和一个焦虑不安的家长。而我们这些教书人,夹在中间,左冲右突,竟不知路在何方。
教育一事,关系重大,所涉极多。若不能体察实情,倾听一线之声,则不免好心办坏事,徒增纷扰。所谓「规范管理」,原是为了学生更好,若反而成了束缚手脚的绳索,岂非背离本意?
其实我们所要的, 不过是一本合用的教辅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