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中学物理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渝北校区开幕。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400余名物理教育专家、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引领下的物理教学”展开深入研讨与实践展示。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党委书记周迎春在欢迎辞中表示,未来教育应致力于实现学生成长过程的“螺旋上升”,推动个体卓越与家国理想的融合,以开放姿态拥抱创新素养培育,并加快学习方式与教育资源的现代化进程。
周迎春
他指出,本次活动不仅是物理教学名师的展示平台,更是一次全国教育同仁交流互鉴的良机。参与展示的50余位教师中,既有全国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也有各省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中年骨干教师,堪称物理教育领域的“领航者”。周迎春期待各位名师以“一堂课的温度”传递教学深度,以“实验的精度”彰显科学精神,共同呈现一场“有思想、有创意、有温度”的教学盛宴。
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李春密教授在发言中指出,新课程改革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推动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维度的融通共进、整体育人。他表示,本届年会延续素养导向的主题,通过学术报告、课堂展示、创新实验交流、论文研讨与趣味实验等多环节设计,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创新思考,助力教师共同成长。
李春密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黄政强调,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领域。基础教育阶段是创新人才成长的萌芽期,教师需具备全球化视野、创新精神与批判思维,重视学生高阶思维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优化路径,将新课程理念切实融入教学实践。他呼吁教师准确把握新课标精神、理解新教材设计,注重真实情境与科学探究,将核心素养培育贯穿教学全过程。
黄政
西南大学廖伯琴教授在题为《中学物理跨学科实践内涵探析及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中,深入剖析跨学科实践的教学价值与实施路径。她指出,素养提升与学业成绩并不割裂,而是高度相关、相互促进的关系:“素养真正提升了,拿高分的能力也会提高。”她强调教学应避免“标签化”设计,立足实际、细化目标,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廖伯琴
本次活动是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为深入推进全国物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育,切实提升基础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而面向全国中学物理名师组织实施的课堂教学展评示范活动,通过名师课堂展示、实验创新交流、优秀论文分享等多元形式,为全国物理教师提供了高水平、实效强的学习平台,有效推动物理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实践创新。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