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考试第二年入学这或许在高考历史上是仅有的一次,七八年的初春的一个清晨,赵家口村的李大坤和王大风在柳镇火车站挥手告别送行的亲朋好友,登上了北去的列车,美好的大学生活在他们各自的生命里拉开帷幕。
列车在石家庄火车站停靠,李大坤跳下火车替大风扛着行李送到了设在广场上的河北师范学院的新生接待处,又匆匆跑上了火车,一路向北。
保定是一个曾经做过三百年省会的历史文化名城,斑驳陆离的古城墙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建于元代的莲花池,清代的直隶总督府……
更有赫赫有名的38军,这些听到的,在书里看到的东西一一呈现在大坤的眼前。
望着学校高大门楼上的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河北大学",李大坤驻足凝视,浮想联翩。
“煌煌北国望学府,巍巍工商独称尊"。 这所诞生于北洋时代的高等学府,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军阀混战,外敌入侵…在战争的硝烟炮火中坚持办学,赓续民族精神,传承文化血脉,是华北大平原上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
大坤扛着行李走在竹圆的小路上,觉得自己二十九年的人生好像做了一个梦,从赵家口村黄土地上一个玩泥巴的小男孩,走到省内最高学府的神圣殿堂,这条路艰辛又幸福,每一次改变都值得他刻骨铭心。
哲学系七八级共招了一个班45个学生,最大的32岁,是一名当了四年村支书的老知青,最小的18岁是石家庄第一中学的应届毕业生,其中有共产党员六名,李大坤被推选为班级党支部书记。
李大坤是唯一的一个以国家干部身份,带着工资上大学的大学生,按当时的政策工作满五年可以带薪上学,大学里每个月有二十一块钱的生活补助,吃饱是没有问题的,大坤上学之前盯嘱哥哥大筐每个月底替自己去县委领工资,交给父母支配。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条战线,生源构成复杂,大家似乎都憋着一鼓气,要把荒废掉的十年光阴补回来,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振兴中华舍我其谁的崇高理想,浑身充满着"学不成名誓不还"的信念和力量。
李大坤的学习生活充实,忙碌而有意义,他的哲学之旅从苏格拉底的那句著名的名言:"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开始,他发现千百年来人类创造的知识如浩瀚的海洋广袤而深遂,"知渴则饮,知饿则食"这应该就是李大坤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
思辩是哲学的基本特征,不论是在课堂,还是餐厅,宿舍,为了一个观点,一个问题大家会争的面红耳赤,唇枪舌剑,大坤喜欢这种学习的氛围,他终于卸下了在县委工作时板板正正,谨言慎行的枷锁,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热血奔放的中学时代。
晚饭后大坤会和同一个宿舍的老知青李胜利去操场打蓝球,散步,聊天,两个人年龄相当,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在许多方面都能同频共振。李胜利是天津人,父母都是工人,家里还有一个妹妹,六八年高中毕业响应伟大号召插队到张家口的一个小山村,七二年和村里老支书的闺女擦出了火花,播下了革命的种子,无可奈何成了老支书的女婿,七四年接替老书记在村里当上了支部书记,有一个小女孩已经四岁了,他本来是想着扎根农村一辈子的,恢复高考的政策让他重新燃起了希望,老支书和妻子善良厚道都支持他参加考试,说着自己的故事李胜利有点唏嘘,他告诉大坤自己很感激自己的岳父和妻子,毕业后一定还要回到那个地方工作。
大学的第二个学期李大坤在学校的学报上发了一篇《庄子的“快乐小鱼”与中国古代哲学的物我合一》文章,令全班同学和老师刮目相看。
有一天在教室里,班里年龄最小的学生张云芳拿着杂志,拍着李大坤的肩膀笑嘻嘻的说:"老大,你厉害啊,我研究了一个月的庄子,想写一篇文章,你竟然偷偷摸摸发表了,把你的笔记借我学习学习"。
李大坤平时对张云芳关注不是特别多,偶尔也会开个玩笑,知道她是干部子弟,在班里年龄最小,很活跃,也活泼,学习也最好。
"小丫头,把'老`字去掉,再加一个字"
大坤假装着一脸的严肃。
"装什么装啊,不就是在县委混过几天吗?李大坤同志,大坤哥"。
"小丫头,怎么给领导说话呢?"
旁边的李胜利也给张云芳开着玩笑。
"老支书,你媳妇是不是又给你寄咸鸡蛋了,哈哈哈"。
没想到张云芳的小嘴里,还长着一口的伶牙俐齿。
从此在操场,在图书馆,在餐厅…同学们有时会看到大坤的身边多了一个影子,大坤的博学,多思,张云芳的聪明,好学,上进,两个人相差十岁,整整一个代差,却总有着探讨不完的问题。
转眼到了冬天,晚饭后李胜利和大坤在操场上散步,李胜利笑着说"兄弟,咱班那个小丫头不会是缠上你了吧?"。
"缠上我,不会吧,咱俩这年纪,人家嘴上叫着大哥,心里估计把咱当大叔吧?"大坤拍着李胜利的脑袋说。
"告诉你,小心点哦,我可听说小丫头的老子是市委副书记,别让人家老妈找过来说你哄骗无知少女",李胜利说这话时,表情有点夸张。
"别胡说,我是有四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意志坚定"大坤又拍了一下李胜利。
"师院的那个女老乡又给你来信了?"
李胜利问。
入学后大风和大坤一直保持的书信联系,相互交流各自学校的情况和个人的学习生活状况。
"来信了,她说她们学校好几个男生给她写信,她都拒绝了,她说她已经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爱情"。
"胜利同志,目前和嫂子还有爱情吗?"
大坤一边说着坐在了橾场边上的椅子上。
"当然有爱啊,要不怎么每个月都寄过来咸鸡蛋,那才是真爱呀,兄弟"李胜利说完两个人哈哈大笑。
寒假马上就要到了,北方的冬天有点冷,共和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式的会议在北京召开了,李大坤和李胜利两个人躺在宿舍的床上,听着广播里播报的会议公报: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全会认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两个人简直是同时从床上跳了起来,"兄弟,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