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谁能陪伴你,走到人生的尽头?
肯定有人会说,父母、子女、伴侣、亲人,可以陪伴自己走到人生的尽头。
现实,真的如此吗?貌似并不是这样的。
人生是一场看似联网,实际上单机的个人游戏。除了自己,其他人都只是人生这场游戏的配角,或者是NPC。
说得直白一点,人生有很多事儿,都只能自己面对。
所谓“老病生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担”就是这个道理。
02
人这一生,终究是在找寻“自我”。
在《水浒传》中,最有悟性的,莫过于鲁智深。
天下无敌的林冲,一辈子窝囊,临死前也不知道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遗憾而终,满是悲哀。
酒肉和尚鲁智深,一辈子随性而行,行侠仗义,在听着钱塘江水,走到圆寂的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的意义。
颂曰:“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什么是“今日方知我是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自我”的真相。
人活着,不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自我”痛痛快快过一生。只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本心,那就无憾了。
天下无敌,毫无意义。自我圆满,才有意义。
03
历代圣人贤士,终其一生,都在让“自我圆满”。
儒家的孔子,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佛家的佛陀,随心随性随缘,一切从不强求。
道家的老子、庄子,遵循大道,顺应自然,逍遥无拘过一生。
心学的王阳明,临终前感慨,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你会发现,不论是从心所欲,还是随心随性,亦或是逍遥无拘,以及此心光明,所强调的,都是“自我圆满”。
外事外物,都是假象。包括身边的所有人,也都是假象。只有自己,才是真相。
没有自己,世界变得如何,毫无意义;有了自己,这个世界变得如何,才有意义。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如何,都是自己的“心”赋予自己的。
04
普通人的人生误区,将人生的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人人都希望,伴侣可以陪伴自己,天荒地老,直到人生的尽头。
人人都希望,子女/父母可以陪伴自己,长命百岁,直到人生的尽头。
这些希望,都不过是一种“自我麻痹”罢了。
伴侣有他们的人生,我们有我们的人生,大家的人生都不一样,如何直到人生的尽头呢?
父母和子女也是如此。父母无法陪伴子女走到人生的尽头。
唯一可以陪伴自己走到人生尽头的,只有自己。
弥留之际,究竟是谁需要面对永恒的虚空?不就是自己嘛。
人生就像是一辆列车,到站了,就需要下车。每个人都只能自己下车,而不可能别人陪伴着一起下车。
05
写到最后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的游戏。
在这场游戏当中,我们会接触到不同的人与事儿。这里边有亲人、外人、陌生人等等。
但是,不论是亲人,还是陌生人,本质上都是我们生命旅程中的过客。
他们只能陪伴我们一程,而无法陪伴我们一生。
正是因为谁都无法陪伴我们一生,所以我们才需要“找寻自我”,以至于让“自我圆满”。
这就是所谓的“今日方知我是我”。
文/舒山有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