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性·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
马山 图源《宁阳历史文化大观》
山东宁阳马山及马山口村名的由来
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历史地理人文画卷
天地间山川河流,地理风貌,无不是集天地之精华、吸纳万物之灵气所成,每一处因为有了人的踪迹,有了人的利用和改造,注入了人文因素,也便有了人文光彩。
宁阳境内山不少,明清时期《宁阳县志》中有名字记载的就有四十余座,县内比较有名的诸如宁山、伏山(曾名佛山)、灵山、凤仙山、凤凰山、鹤山、彩山等,还有一些寂寂无名,并不广为人知。但正因如此,更须发掘整理相关文献、民间传说予以宣传,使其名扬天下,让人们知道,祖祖辈辈赖以生存发展的宁阳大地物华天宝,才得以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细数宁阳境内诸山,每一座山名称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一座山都是一定历史文化的载体。比如鹤山,因“峰峦秀举,势如飞鹤”而得名;比如狓山(又名皮山),因相传山上多狓子(狐狸)而得名。那么,境内的马山,是否跟马有关呢?
马山,位于县城东15公里,葛石镇西北部,南北走向,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2公里,占地约10平方公里,是泰山造山运动(约25亿年前)时形成的子山,主峰海拔254米。东与告山相望,东北与皮山相连,西有村落马山口。
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马山,在陪山南(应为西南)单家庄(今马山口)东。以形得名。”由此可见,马山因形似马而得名,与鹤山因“峰峦秀举,势如飞鹤”取名方法一样。
马山西邻马山口村。《宁阳县地名志》记载:“马山口,葛石镇辖自然村,刘姓首居,《曹氏族谱》记载,曹姓于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由山西洪洞县迁居于此,曾名刘家庄子。”由“马山在单家庄东”可知,马山口村原名“刘家庄子”,曾名“单家庄”,后因位于马山山口,改称马山口。
另据《宁阳县乡土志》载:“马山,告山西峰,距治所东北三十里,属夏戴北,东侧山峪有村落名虎城,形胜处也。”
虎城,村落名,葛石镇辖自然村,《宁阳县地名志》记载,宁姓首居,《单氏族谱》记载,单姓约在清朝康熙年间(1622—1722)由马山口迁此,因位于告山、皮山、马山之间,像“壶撑子”,取名“虎城子”。另一说法是,村西有条沟,常有老虎出没,建围墙后称“虎城子”。
马山,宁阳境内一座并不出名的山,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们不仅知道了马山的形成历史长达25亿年,因山形似马而得名,还知道了马山口村曾因刘姓首居而得村名“刘家庄子”,曾因单姓居住而名“单家庄”,单家庄迁走后另取村名“虎城子(今名虎城村)”,后因原单家庄地处马山山口而更名为马山口。
这样一来,宁阳大地上,马山、刘家庄子、马山口、单家庄、虎城村,像一幅长长的历史、地理、人文画卷,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清光绪十三年重增修《宁阳续志》;2022年版宁阳县民政局编《宁阳县地名志》,马训铜主编;2013年版宁阳县党史史志办公室编《宁阳历史文化大观》,许华北主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