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这座古称 “娄邑”、别号 “鹿城” 的江南名城,历来是繁盛富庶之地,更兼具深厚人文底蕴与清雅风物 —— 既是昆曲的发祥地、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亦孕育了无数历史名人,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先生,便是其中璀璨的文化名片。如今,为响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深入挖掘与传承昆山地域文化精髓,展现 “亭林风骨” 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风采,昆山首届 “亭林杯” 全国诗词联创作大赛正式拉开帷幕。而在这片浸润着文韵的土地上,东闸下大闸蟹亦以 “鲜食 + 文化” 的独特姿态,成为地域文脉与当代生活交融的鲜活注脚。
顾炎武:昆山文化的璀璨名片
顾炎武,这位诞生于昆山千灯镇的传奇人物,始终坚守着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他本名继绅、绛,字忠清,后更名炎武,字宁人。在学术的道路上,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先生”,和唐甄一同被誉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其影响力跨越时空,至今仍熠熠生辉。
顾炎武先生倡导“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主张经世致用,认为从个人的修身养性到国家的治理兴衰,都应当深入探究其根源。他痛心于明末空疏的学风,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针砭时弊。那句“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更是被后世凝练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了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座右铭。
在治学方法上,顾炎武先生注重博瞻贯通、考据实证。他“每事必详其始末,参以佐证”,对学术问题辨源流、审名实,为清代乾嘉朴学开辟了先河。他的著述丰富多样,且具有创新性,力避因袭盲从。代表作《日知录》《音学五书》《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亭林诗文集》等,每一部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智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如今,昆山亭林园内设有顾炎武纪念馆,千灯古镇保存着他的故居与墓园,这些文化载体如同历史的见证者,静静地诉说着先生的传奇一生。
东闸下大闸蟹:昆山风物的灵动符号
昆山,因水而兴,因水而美。阳澄湖,这片波光潋滟的水域,不仅孕育了灵动的水乡风光,更滋养出了闻名遐迩的东闸下大闸蟹。巴城镇石牌环湖村,其水域环境得天独厚,水质清澈,水草丰茂,为大闸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东闸下大闸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体态饱满,肉质鲜嫩,膏黄丰腴,承载着昆山这片土地的灵秀与韵味。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昆山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蕴含着昆山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在昆山的历史长河中,东闸下大闸蟹也与当地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连。每到金秋时节,蟹肥菊黄,昆山的大街小巷便弥漫着浓郁的蟹香。亲朋好友围坐在一起,品尝着鲜美的大闸蟹,谈天说地,共享天伦之乐。这种温馨和谐的场景,成为了昆山人民生活中一道风景线,也传承着昆山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
同时,东闸下大闸蟹还与昆山的诗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文人墨客在品尝东闸下大闸蟹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们用优美的文字描绘着东闸下大闸蟹的美味,抒发着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这些诗篇,不仅丰富了大闸蟹的文化内涵,也为昆山的诗词文化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亭林杯”:传承文化的时代召唤
在当今时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昆山,这座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挖掘、传承与弘扬本地地域文化精髓,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昆山首届“亭林杯”全国诗词联创作大赛应运而生。
本次大赛以聚焦顾炎武先生之生平事迹、学术思想、经典著作,以及亭林园顾炎武纪念馆、千灯古镇顾炎武故居等文化载体为创作主题,同时,也鼓励创作者将东闸下大闸蟹这一昆山风物融入其中。旨在通过传统诗词联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亭林风骨”的深厚底蕴与时代风采,同时彰显大闸蟹所蕴含的昆山地域文化特色,让更多的人了解昆山、热爱昆山。
诗词联,能够以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人们对历史、对文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当顾炎武先生的爱国情怀、学术追求与东闸下大闸蟹的鲜美滋味、文化寓意在诗词联中相互交融,必将碰撞出绚丽的火花,创造出更多富有昆山特色的文化精品。
大赛在组织架构上力求专业与严谨:由苏州市诗词协会、昆山市顾炎武研究会担任指导单位,为赛事方向与文化内涵把关;昆山市诗词协会、昆山市楹联协会作为主办单位,统筹赛事整体筹备与推进;昆山亭林园、昆山顾炎武纪念馆、昆山顾炎武故居作为协办单位,为赛事提供文化资源与场景支持,让参赛者更易触摸到真实的 “亭林文化” 脉络。这种对文化传承的严谨态度,与东闸下大闸蟹构建 “从产地到餐桌” 全链路品控、以标准化生态养殖守护地道风味的理念一脉相承,皆是对 “精益求精” 的践行。
为保障赛事评审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大赛特别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苏州市诗词协会会长王欣、昆山市诗词协会会长俞建良、昆山市楹联协会会长唐破虏、杭州出版社总编辑尚佐文、第七届中国对联甘棠奖最佳联手宋彬等。他们将以专业眼光遴选优秀作品,确保大赛既尊重传统格律,又能展现时代新意。
昆山首届“亭林杯”全国诗词联创作大赛,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为广大诗词联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通过诗词联这一艺术形式,深入了解顾炎武先生的思想和精神,感受昆山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品味东闸下大闸蟹所蕴含的文化韵味。
有人以笔为刃,书写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豪迈,亦有人以墨为糖,勾勒 “蟹肥菊黄” 的江南秋韵。无论何种形式,都将是对“亭林风骨”与“东闸蟹韵”的生动诠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
秋意渐浓,蟹香已近,诗韵将起。昆山首届 “亭林杯” 全国诗词联创作大赛,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创作者,共同用笔墨续写昆山的文化篇章,让 “亭林风骨” 的精神跨越时空,让东闸下大闸蟹承载的风物雅韵走向更远,让江南文脉在新时代焕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