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中关村学院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9月13日,北京中关村学院与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简称“中关村两院”)首届XAI科技节启动仪式暨2025年开学典礼盛大举行。
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理事长、原科技部副部长张景安,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张锦,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姜培学,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学院副院长唐超等重磅嘉宾莅临现场,与两院师生及31所共建高校代表共赴创新盛会。
仪式同期重磅发布八项重大创新科研进展,深度覆盖“AI核心”“AI×自然科学”“AI×社会科学”三大前沿学术领域,为人工智能驱动产业深度进化提供关键路径支撑,彰显中关村两院在践行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事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使命担当与前沿实力。
典礼现场,各界嘉宾围绕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产教融合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中关村两院未来发展凝聚共识。
(北京中关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刘铁岩)
北京中关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刘铁岩在致辞中,回顾学院成立一年来的建设历程,向为学院发展无私奉献的各界力量表达敬意,并向2025级新生提出三点期许:
一是勇于面对未知,以求真、求知、求实精神将两院资源转化为成长动力,争做人生“掌舵人”;
二是主动跨界融合,在交叉实践中激发思维火花,构建多元立体能力结构;
三是坦然面对失败,以挫折为阶梯积累能量,成长为肩负时代使命的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
同时,他再次阐释学院“极经典、极前沿、极实战”的培养体系与“极基础、极应用、极交叉”的科研理念,明确项目制培养、产学研创投融合的创新路径,为新生锚定成长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
常务副校长 张锦)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张锦指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在人才、基础在教育,中关村两院是我国AI教育改革的新星,更是依托新型举国体制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的关键平台。
他表示:“北京大学高度重视并深度参与学院建设,既为学院起步提供支持,也为北大学子多元发展开辟空间,坚信充满活力的北京中关村学院将会加持人工智能技术的指数级、颠覆式发展,从而打开崭新天地、创造无限可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 姜培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姜培学高度认可中关村两院“无围墙学院”的建设理念,认为学院打破学科、学段、产教壁垒,汇聚各界优势资源构建开放协同创新平台,与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
他表示,目前已有37名清华博士生加入北京中关村学院,未来将深化与中关村两院在“极基础、极应用、极交叉”领域的合作,并寄语新生“将对人工智能的‘小爱’,融入对祖国和民族的‘大爱’中”,成长为时代栋梁。
(北京中关村学院副教授 郑书新)
作为教师代表,北京中关村学院副教授郑书新祝贺同学们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新一代探索者,也提出三点期望:
第一,希望同学们始终怀有好奇心,这是人类科学进步的源泉;
第二,希望大家跟随自己的兴趣,因为只有发自内心热爱的课题,才能支撑你们度过枯燥与失败;
第三,希望同学们心怀敬畏,要敢于承认“我不知道”,要实事求是、刨根问底。
“愿你们既有仰望星空的远大志向,也有脚踏实地的笃实力行。在人工智能的广阔天地里,书写属于这一代中国青年的原创篇章。心忧天下事,敢许少年狂。”
(北京中关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2025级博士生
王懿哲)
北京中关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2025级博士生王懿哲作为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从对人工智能的朦胧印象到怀揣浓烈渴望、最终走进学院实现梦想的历程。通过一步步走进学院、了解学院,她体会到“所谓‘极’并非重点,它更是一种永远向上的姿态,是基础研究中的追问到底,是应用探索中的笃行实然”。作为学院第一批播撒理想的学子,将“以极致努力进取,与同学们一同仰望星空闯科研无人区、脚踏实地深耕实践,与学院共奋进、与祖国同前行,书写AI新篇章。”
典礼现场还举行了庄重的院徽佩戴仪式。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铁岩,任增霞副书记等院领导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代表佩戴院徽。院徽,是一所学校的精神图腾,更是每一位学子的身份印记,承载着培育AI领军人才的使命,也成为学子们探索未知的“勇气勋章”。
中关村两院还同步启动首届XAI科技节。据悉,科技节将推出科技成果展、国际青年论坛、算法创新大赛、XAI年度峰会等系列活动,既是对两院科研成果的集中展示,更将成为联结师生、高校、产业的“创新交流平台”,助力形成“产学研创投”的协同生态。
(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任 李奕)
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学院成立一年来成果丰硕,汇聚众多优秀学子,取得多项科研成果。以“超常规”模式培育人才,率先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新路径,用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国家战略落地贡献了“中关村方案”。市委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将从多个维度为大家筑牢“成长基石”,提供战略级资源支撑、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打造国际化成长舞台。
他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战略赛场”,而新域新质理念也正为教育变革注入全新动能。学院未来要以新域新质理念为引领,持续向“三个顶尖”发力:锻造“顶尖人才方阵”、攻坚“顶尖核心技术”、建设“顶尖决策智库”。
并寄语全体师生:“你们既是国家战略人才培养的‘亲历者’,更是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大国竞争的‘主力军’。你们的每一次科研突破、每一步成长进步都与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话语权紧密相关。我们将始终做大家最坚实的后盾,为大家搭建施展才华、成就梦想的广阔平台。”
耕耘结硕果,征程再出发。值此学院成立一周年之际,中关村两院以重大科研成果发布、多方智慧共商共建,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开辟新路径,更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教育科研领域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未来,中关村两院将持续深耕人工智能核心领域,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培育智能原生新业态,为我国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勇立潮头,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延展阅读
北京中关村学院是全新的国家级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领域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北京中关村学院秉持“极基础,极应用”的颠覆式研究理念,整合多元创新资源,汇聚顶尖卓越师资,以科研项目为载体进行学生培养,开展前瞻性的科学探索,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及垂直应用拓展。
为进一步强化颠覆性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及成果落地转化,北京中关村学院主持成立了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打造“产学研创投”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插上AI的翅膀,孵化世界一流的创新企业,持续完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布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