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7年前,施一公砸200亿建起西湖大学,放话5年赢过清华,实现了吗

0
分享至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七年前,一句“五年赶超清华,十五年比肩加州理工”的豪言,让刚出任西湖大学校长的施一公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有人觉得这是不切实际的狂言,200亿砸向一所全新的大学纯属打水漂。

也有人期待,这位学术大牛能为中国高等教育闯出一条新路。

七年时间转瞬即逝,当初的争议渐渐沉淀,如今这所承载着无数期待的大学,如今又走到了哪一步?



施一公的“敢闯”人生

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郑州一个普通家庭,骨子里的“轴劲”,让他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学习天赋。

1985年,凭借优异的成绩,他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成为当时全村的骄傲。

那时的中国,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才刚刚起步,施一公在清华的四年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专业知识,为日后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9年本科毕业后,施一公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冒险”决定,远赴美国留学。



他选择了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师从结构生物学家DouglasRees,攻读分子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

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充满挑战,但他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在实验室里熬过了无数个深夜。

1995年拿到博士学位后,他又前往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正式踏入结构生物学的前沿领域。

1998年,施一公加入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从助理教授一路稳步晋升。



2003年,36岁的他成为这所世界顶尖学府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之一,这份成就足以让无数科研人望尘莫及。

2000年至2003年间,他连续在《自然》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Smac蛋白激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让科学界在原子分辨率层面看清了“细胞自杀”的关键环节,为抗癌药物设计提供了精准靶点。

截至2025年,施一公共发表论文200余篇,累计被引用超过60000次。



他本人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斩获未来科学大奖等多项重要荣誉。

但就在美国事业如日中天时,2008年,施一公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放弃普林斯顿的优渥待遇,全职回到清华大学任教。

回国后的施一公,不仅继续深耕科研,还主动扛起了改革的大旗。

他主导建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推动冷冻电镜中心建设,打破院系行政化壁垒,让教授真正拥有科研和教学的主导权。



在他的带领下,清华结构生物学团队迅速崛起,拿下多个国际突破,培养出一大批优秀博士。

凭借出色的科研和管理能力,施一公一路晋升为清华副校长,成为国内高等教育界的标杆人物。

但谁也没想到,在事业看似圆满之时,他会再次做出惊人之举。



直击教育痛点

清华十年的执教经历,让施一公亲眼见证了中国科研的快速进步,也清晰地看到了存在的短板。

虽然国内高校的硬件设施不断改善,但在科研评价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仍有不少亟待突破的瓶颈。

行政化干预科研、以论文数量衡量学术成就、人才培养缺乏个性化等问题,让许多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和学生难以充分发挥才能。



更让他牵挂的是,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很多核心技术面临“卡脖子”困境。

他深知,要想实现真正的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有一批真正潜心基础研究、具备全球视野的顶尖人才,而这需要与之匹配的教育和科研环境。

在反复思考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成型,创办一所完全以科研为导向、打破传统壁垒的新型大学。

一所能让科学家心无旁骛搞研究、让学生自由探索的大学。



2015年,施一公联合谢晓亮、陈十一等七位发起人,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创建新型民办研究型大学》的建议书。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支持,但创办大学的首要难题就是资金。

这所大学不依赖政府拨款,完全依靠社会捐赠,200亿的目标在当时看来遥不可及。

施一公放下了科学家的身段,开始了四处奔走筹资的日子。



他曾专程找到荣之联的董事长王东辉,两人促膝长谈一个半小时,他却迟迟不好意思直接开口要钱。

还是对方主动发问“你打算要多少钱”,他才坦诚地提出,希望找到五到六位创始人捐赠者,每人贡献一亿及以上资金作为启动资金。

让他意外的是,经过慎重考虑,王东辉答应了捐赠,只是提出要等几位创始人凑齐后再一起出资。

带着这份希望,施一公继续奔波,那段时间,“找钱”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幸运的是,他的诚意和办学理念打动了不少人,仅用半年时间,200亿办学资金就筹集到位,马化腾、王健林等企业家纷纷伸出援手。

更让人振奋的是,隐世多年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为这所新型大学“重出江湖”,助力师资队伍建设。

2018年,教育部正式批复,西湖大学正式成立,施一公辞去清华副校长职务,全身心投入到这所承载着他教育理想的大学中。



七年磨一剑

西湖大学的创办,从一开始就伴随着争议,但施一公和他的团队没有被外界的声音干扰,而是一步步踏实推进学校建设。

办学初期,学校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起点,直接瞄准高端科研,吸引了一批国内外各领域的佼佼者。

2022年,西湖大学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首次招收本科生,计划名额仅60人。

这60名学生不仅有高三毕业生,还包括了优秀的高二学生。



他们被分到四个以希腊字母命名的书院,31位中学校长亲自将学生交到施一公手中,这份仪式感背后,是教育界对这所新型大学的期待。

在人才培养上,西湖大学的“小而精”模式逐渐显现成效。

首届研究生毕业时,大多数人都进入了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有人去了哈佛做博士后,有人留在西湖大学继续攻关。

而本科教育中,“一人一导师”的模式让学生受益匪浅,大一新生就能直接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



院士和知名教授亲自授课、倾囊相授,这样的培养环境在国内高校中极为罕见。

科研方面,西湖大学在短短七年内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生物医药领域,学校研发的靶向抗癌药物已进入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其副作用降低了60%,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工学院赵世钰团队研发的“飞行工具箱”空中协作操作系统,攻克了无人机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得的核心难题。

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推出的AI科学家系统,能够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自主开展科研工作,具备目标导向和自主优化能力。

但客观来看,西湖大学与顶尖高校仍有差距。



2025年发布的国内高校排行榜中,西湖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尚未进入前列,而清华大学则排在全球第20位。

作为一所仅成立七年的高校,它还需要时间积累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西湖大学已经在生命科学、生物医药、工程技术、人工智能等多个细分领域展现出强劲潜力,成为中国科研领域的一支新力量。



结语

河南学霸到世界顶尖科学家,从清华副校长到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人生始终贯穿着“敢闯敢试”的精神。

西湖大学的七年,没有“一夜逆袭”的爽文剧情,却有着“脚踏实地”的坚持。

它或许还没有实现“五年超清华”的目标,但已经在科研突破、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未来,这所年轻的大学或许还会面临挑战,但只要坚持初心、稳步前行,就一定能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日本国内紧急备战,媒体曲解国防部发言,网民叫嚣“出兵中国”

十三级台阶
2025-11-15 18:14:37
日本敢不敢先打

日本敢不敢先打

求实处
2025-11-16 00:27:27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形势有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济学教授V
2025-11-16 18:05:56
中国大陆至日本航班量大幅下滑

中国大陆至日本航班量大幅下滑

极目新闻
2025-11-16 20:42:16
参加志愿活动期间,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参加志愿活动期间,李春来同志突发疾病逝世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16 16:37:31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山西摔狗反杀案,律师一句话问懵法官:天黑后你敢去案发现场吗?

慢半拍sir
2025-11-15 15:15:14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中国国家历史》
2025-11-14 22:31:25
刘恺威要是看到这照片,估计得懵。

刘恺威要是看到这照片,估计得懵。

陈意小可爱
2025-11-17 01:44:46
大结局要来了?泽连斯基,下命令了!

大结局要来了?泽连斯基,下命令了!

大嘴说天下
2025-11-15 21:36:57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俄25%的电力被打瘫痪,不良自媒体开始炮制红军村“大鱼场”

史政先锋
2025-11-16 19:31:46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广东均36金齐头并进,江苏反超浙江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广东均36金齐头并进,江苏反超浙江

老吴说体育
2025-11-17 00:43:35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社评: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的四个原因

环球网资讯
2025-11-17 00:03:43
消费降级了,来这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

消费降级了,来这里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多了

微微热评
2025-11-16 16:05:57
降息,突变!美联储,大消息!

降息,突变!美联储,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1-16 15:37:10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赴日旅行警告发布之后,不少游客因无法退票选择继续旅行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6 01:55:20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64岁的刘德华终于开始大大方方的公开自己和老婆朱丽倩的照片

乡野小珥
2025-10-27 11:08:35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流感H3N2毒株严重可致呼吸衰竭,专家提醒:须在48小时内吃奥司他韦

东方豪侠
2025-11-16 11:45:45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高市早苗:独岛是日本固有领土,早晚都得收回!高市又抛惊天言论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6 07:12:49
巴厘岛车祸致中国游客5死8伤,亲历者:遇难者都是家中长辈 事发时司机示意刹车失灵,租车公司老板已失联

巴厘岛车祸致中国游客5死8伤,亲历者:遇难者都是家中长辈 事发时司机示意刹车失灵,租车公司老板已失联

红星新闻
2025-11-16 16:58:22
2025-11-17 02:23:00
寒士之言本尊 incentive-icons
寒士之言本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4341文章数 7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官宣!南京又多一所附属中学!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头条要闻

中国公民需谨慎前往日本 四大原因披露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CEO爆料肖战《藏海传》狂赚几十亿!

财经要闻

房源暗中调价 央企举报广州国资房企

科技要闻

雷军,怒了!刚刚连发多条微博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家居
本地
公开课

《纪元117:罗马和平》多人游戏问题大 育碧承诺修复

艺术要闻

这些获奖摄影作品,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