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以混凝土框架搭配木饰的方式重现风貌。而这场大火,意外地揭开了它“现代结构”的里子,也点燃了公众对“何为古建筑”的广泛争议。
![]()
近日,江苏张家港凤凰山的永庆寺文昌阁在一场火灾中损毁严重,只剩下光秃秃的钢筋混凝土骨架。
![]()
有意思的是,这座看似古老的建筑,其实是1993年重建的“仿古新作”。消息传出后,不少网友反而松了口气:幸好不是那座号称有1500年历史的原址,否则文化损失将难以估量。
![]()
永庆寺的渊源确实深厚,始建于东吴赤乌年间,曾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历史上几度兴废,最终在1958年被毁。
![]()
![]()
![]()
很多人觉得,古建筑就该是木石相垒、榫卯相扣,带着岁月包浆的模样。而水泥钢筋,总让人联想到现代楼房,少了那股子“老味儿”。即便复原得再像,摸上去冷冰冰的,游览时也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有人直言,这就像穿古装的现代人,形似而神不似。
![]()
从法规来看,国家允许在重建时使用现代建材,只要形制、风格符合传统,且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仍可视为古建筑。可公众的情感认知却没那么容易买账。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古建筑,不止是外形复古,更在于材质与工艺的传承。
![]()
当然,用现代技术去加固、修补老建筑,多数人能够理解。但若彻底用混凝土替代木材,即便外观复刻得再精准,也似乎偏离了“古建筑”的精神内核。大家不是排斥新材料,而是希望仿古建筑在宣传时多一点真诚,别让“古意”只停留在照片里。

这把火,烧掉的不只是一座阁楼的外壳,也烧出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真实性”的期待——或许我们真正在意的,不只是建筑能否屹立不倒,更是那一砖一木背后,能否延续历史的温度。
![]()
如果一座建筑完全用现代材料重建,
它还能被称为“古建筑”吗?
欢迎分享你的想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