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卖的是口味还是服务?——这个问题点破了预制菜的“核心竞争力”!之所以要“预先制作”,就是为了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同时制作工艺标准统一。要说我们吃的很多快餐,其实都是可以说是“预先制作”的,至于官方有什么统一标准、定义,对于老百姓来说,那都是“学术”性的,对现实生活来说,是否定义为“预制菜”大家没那么纠结。现在因为外卖比以前多了很多,大家对吃饭的“口味”也没有那么挑剔,所以实际上“预先制作”的菜已经非常普及了,只是作为消费者,并不了解每道菜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吃不出那么细微的差异。
![]()
我吃的到底是啥?
二十年前,大家生活还不是特别忙碌的时候,外卖还远远没有普及的时候,要么自己在家做饭吃,要么去餐厅吃顿好吃的——餐厅也还没那么多,接待的顾客可能也没有现在这么多,餐厅招揽顾客最好的方式,就是看看谁的手艺好、谁的口味独特,回头客更多,那么自然生意就好,收入多!但是餐厅多了,吃外卖的人也多了,如何提高“效率”,且还需要卫生,还能保证口味“基本”不变?统一预先制作就是个解决办法。
![]()
都是因为内卷的太狠了,所以要开始预制了吧?
这时,消费者在意的已经不完全是口味问题,而是能有多快?能有多便宜?你非要想吃什么纯正的熬上三天三夜的浓骨汤,那当然得排队、吃高价才有啊!要想“简便”还便宜,就买便宜的预先制作的汤料呗!所以预制菜提供的当然是“服务”,而不是“口味”!——举个类似的例子,你想要手工制作的皮鞋、高定的礼服,还是批量生产的运动鞋或T恤?价格当然不一样!你买的、穿的、享受的就是那个“手艺”,否则就是图个便宜!
其实对于不同消费者,两者都是能借的——只是对于吃饭这事来说,一般人很难分辨哪些是现炒现做的,哪些是预先制作、汤料勾兑、微波炉加热的?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会认为,去餐厅吃的,应该是现炒现做的,而订的外卖,预制的也没关系了!但是如果去了餐厅、点了昂贵的菜,却是“预制菜”,这就有点欺负人了!就好像花了高定的费用,买了件流水线的礼服——这就是有点偷梁换柱、欺骗顾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