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承载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书画鉴定作为解锁文物“身份密码”、守护文化瑰宝的关键环节,既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更离不开丰富的实战经验。
9月5日下午,主题为《中国书画鉴定漫议》的讲座在武义县博物馆二楼茶咖举行。金华全市博物馆负责人、书画业务人员,武义县文物从业干部及本地书画收藏爱好者聚集于此,系统了解中国书画鉴定的知识与技巧,近距离学习行业专家的实战经验。
本次讲座的主讲嘉宾潘旭辉是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典藏部负责人,文物与博物馆学副研究馆员,长期参与书画文物鉴定工作,对书画真伪鉴别、风格断代有着精准的判断。
该讲座聚焦书画鉴定核心知识,结合“叠嶂壶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近现代绘画展”展览中的近现代绘画藏品,详细解析笔法力度、墨色层次等艺术特征,说明印章篆刻风格、款识书写习惯的断代作用。讲座中,潘老师结合典型案例,对比真迹与赝品在细节上的区别,如名家作品笔触连贯性、墨色过渡自然度等,以及伪作常见的模仿痕迹;分享实用技巧,包括借助高清图像放大观察细节、查阅文献考证作品流传脉络;串联鉴定知识与文化内涵,强调通过鉴定理解书画背后的历史背景与文人思想,助力听众既掌握鉴定方法,又深化对传统书画艺术的认知。
现场,观众就书画鉴定实操技巧、收藏避坑、文物保护等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互动。“这种专业的讲座对我们地方上来说真的很难得,而且主题也和我现在的工作密切相关,相信这次学习对我们以后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来自浦江县吴茀之纪念馆的张媛媛说。
“潘老师的分享不仅让我们掌握了书画鉴定的实用知识,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守护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意义,也为我们博物馆后续的书画文物研究与推广提供了宝贵思路。”县文广旅体局党委委员、博物馆馆长傅毅强表示,希望清华艺博能给予金华各县市博物馆更多支持与帮助,助力全市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
讲座结束后,潘旭辉老师又带领观众前往“叠嶂壶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近现代绘画展”展厅进行参观,现场展开讲解。
温馨提醒:“叠嶂壶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近现代绘画展”展厅内,由汪瑢、张大千共同创作的花鸟册页内容换新啦!期待各位观众再次前来观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