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场湘楚风味的双向奔赴
湘菜以热辣鲜香席卷味蕾,成为时下美食界的“热门菜系”。作为常年穿梭于各地寻味的博主,我曾在长沙亲身体验过湘菜的浓烈,却也因湖北人偏爱的咸鲜微辣,对极致的辣意始终留有距离。在我看来,真正的美味从不是复刻的赝品,而是在风味碰撞中生长出的新意。当听闻“芙蓉渔舍”将湘菜的炽烈与楚菜的温润融于一炉,这份“湘楚合璧”的巧思,瞬间点燃了我寻味的迫切。
寻至常青一路福星惠誉福星城一期,空旷场地中,橘红色的“芙蓉渔舍”招牌格外醒目,旁侧“社区家常菜”的副牌低调相随——这份“大味若淡”的气质,反倒让人心生期待:这家店,定不寻常。
![]()
一入大厅,鲜活的烟火气便扑面而来。正中央的透亮鱼池是视觉焦点,清盈盈的水波映着灯光,鲜活的鱼群穿梭其间,尾尖拨动的水纹里,满是清冽的水鲜气,让人未品其味,先念起鱼肉的鲜嫩。鱼池下方,当季食材列队陈列:翠绿的本地黄丝瓜、紫亮的茄子、鲜绿的青椒,宛如一幅立体的田园画卷,每一份食材都带着应季的饱满,一眼便知是新鲜直采的好料。
![]()
![]()
活鱼的灵动、食材的鲜亮、热食的暖香交织在一起,没有刻意的修饰,却满是看得见、闻得到的“实在”。大厅一侧的散台静静等候,让人忍不住加快脚步,只想尽快落座,接住这份扑面而来的美味邀约。
01前菜序曲:轻启味蕾的温柔问候
晚餐的开篇,两道凉菜便交出了惊喜答卷,如同乐曲的前奏,轻柔地唤醒沉睡的味蕾。
卤水拼盘里,干子、牛肉、顺风、卤藕、鸡蛋虽同经一炉卤煮,却各有滋味。卤香不霸道,而是慢慢沁入鼻腔,咬下一口,卤汁的咸鲜在舌尖缓缓散开,食材本味丝毫未被掩盖,是“卤得透,却不抢味”的精妙。
![]()
![]()
酱黄瓜更是点睛之笔。黄瓜脆生生的,酸甜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还萦绕着一丝若有似无的酱香。咀嚼时,清爽的汁水与醇厚的酱味交织,瞬间激活味蕾,却又不过分浓烈,不给后续菜品增添负担——这便是前菜的最佳姿态:温柔铺垫,引人入胜。
![]()
02主菜高光:鱼鲜为魂,湘楚共舞
“芙蓉渔舍”以大湖鱼鲜为招牌,几道主菜不仅围绕“鱼”做足文章,更将湘菜的调味巧思与楚菜的“本味至上”融得浑然天成,每一口都是风味的双向奔赴。
招牌酱椒鱼头:辣意柔化,鲜本凸显
酱椒鱼头是湘菜的经典“名片”,但芙蓉渔舍的版本,却让我见到了不一样的温柔。
端上桌时,鱼头被金黄的酱椒铺满,点缀的葱花添了几分家常暖意,视觉上便勾人食欲。入口的瞬间,预想中的烈辣并未袭来——酱椒的辣是柔和的,带着发酵后的鲜香,在口腔里慢慢弥散,没有直冲脑门的刺激。鱼头的鲜嫩被完整保留,每一丝鱼肉都吸饱了酱椒的风味,却依旧保持着滑嫩的口感。尤其是柔滑的鱼云,抿一口便化在舌尖,满是鲜润的满足。
![]()
这让我想起楚菜对“鲜”的极致追求,如清蒸武昌鱼,讲究的便是让鱼本味成为主角。在这里,湘菜的酱椒褪去了几分霸道,与楚菜的“鲜”相辅相成:既尝到了酱椒的独特风味,又能品出鱼头本身的优质与新鲜,湘楚之味,在此刻达成了完美平衡。
![]()
黑胡椒黄焖生态甲鱼:浓味入魂,本地适配
甲鱼是湘楚两地共爱的食材,但做法各有侧重。芙蓉渔舍的这道黑胡椒黄焖生态甲鱼,却将两地的喜好融成了新的惊喜。
上桌时,大块的甲鱼背甲带着肥厚的裙边,视觉上便透着“实在”。甲鱼炖得极软烂,轻轻一抿,肉质便在口中化开;黄焖的汤汁浓郁,黑胡椒的香气突出,带着微微的辛辣,却不浓烈呛喉;紫苏的加入,更让鲜味多了一层层次。最妙的是锅底的千张,吸饱了甲鱼的鲜汤汁,每一口都满是甲鱼的醇香,让人忍不住多夹几筷。
![]()
![]()
这道菜用湘菜的浓味满足了风味追求,又以软烂的口感、适中的辣度适配武汉人的味蕾——大厨的匠心,藏在每一处细节里。
除了鱼鲜,其他主菜也各有千秋:芙蓉当家肉肉质酥烂,肉皮弹滑却不腻口;特色黑鸭煲鸭肉香醇,微辣下饭;伏羊烧鱼腐中,带皮羊肉的醇香与鱼腐的鲜柔碰撞,口感丰富。每一道菜,都不是湘味或楚味的单向妥协,而是两种风味的和谐共生。
![]()
03风味星选:跨域融合,各有巧思
芙蓉渔舍的菜,不仅好吃,更藏着“打破边界”的巧思。人均60-80元的“社区食堂”定位,让这份“融合美味”多了几分亲民,却丝毫未减品质。
霉千张烧剥皮鱼是地道的“楚味创新”:霉千张的发酵香气渗入剥皮鱼的肌理,鱼肉的鲜又反过来中和了霉味,咸辣度温和,吃后无口干舌燥之感,可见大厨对本地口味的细腻考量。
![]()
湘莲猪肚鸡则是“跨地域联姻”:本是广东经典的猪肚鸡,融入了湘莲,又添了几分湘菜的温润。猪肚处理得干净无异味,炖得软烂;鸡肉鲜嫩,汤汁奶白醇香;湘莲的粉糯让口感更丰富,温润滋补,很适合注重养生的食客——不同地域的食材在此相遇,竟如此和谐。
![]()
此外,土猪血烧肥肠滑嫩与嚼劲碰撞,咸鲜微辣超下饭;白辣椒炒腊牛肉咸香与微辣平衡,辣度温和不刺激;经典葱姜砂锅鸡葱姜香沁入鸡肉,鲜嫩多汁,不同于贵州辣子鸡,却有独特的鲜;鸡汁糯米笋吸饱鸡鲜,脆嫩可口;香煎糯茄子外焦里嫩,清香淡雅;手打鱼丸汤鱼丸Q弹,满是大湖鲜气——每一道热菜,都是一段关于“风味融合”的小故事。
![]()
![]()
04主食收尾:朴实美味,圆满收官
一餐的圆满,往往藏在最后一口主食里。若能让吃饱的人仍为之一动,便是主食的最高水准——芙蓉渔舍做到了。
手工煎饺外皮金黄酥脆,咬开的瞬间,鲜美的馅料与充盈的汁水在口中迸发,咸鲜适口,让人停不下筷。手工粉丝大包个头扎实,面皮松软,粉丝爽滑、肉馅香醇,一口下去,满是“好吃不如包子”的实在幸福感。
![]()
![]()
没有花哨的技法,只用最朴实的味道,为这顿湘楚融合的盛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从踏入 “ 芙蓉渔舍”到放下碗筷,我感受到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份“懂味”的用心——他们没有盲目复刻湘菜的烈,也没有固守楚菜的淡,而是以楚地口味为骨,承湘菜香辣之魂,将烈辣揉化成武汉人钟爱的“鲜香微辣”。
![]()
芙蓉渔舍的美味不是简单的风味叠加,而是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细腻诠释。当湘之魂遇见楚之韵,鱼肉在唇齿间绽放双重鲜香,不仅为楚菜版图添了鲜活一笔,更印证了:好的融合菜,从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妥协,而是两种文化彼此成就,最终在舌尖上,绽放出一朵娇艳的“芙蓉”。
![]()
![]()

作者简介:
李继强,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特聘美食研究员、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客座教授、金梧桐中国餐厅指南评委、《吃的智慧》和《食见生活》作者、《食话强说》美食博主。
投稿&反馈邮箱:412819897@qq.com
责任编辑:罗一闻
制 作:追光工作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