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明年,上郊雍,通回中道,巡之。春,至鸣泽,从西河归。
第二年,孝武帝到雍地郊外进行祭祀,他打通了回中谷道,然后进行巡视,春天的时候,孝武帝来到了鸣泽湖,从西河郡返回了京城。
其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祀其名山川。北至琅邪,并海上。四月中,至奉高修封焉。
第二年冬天,孝武帝巡视南郡地区,到达江陵之后再向东行进,孝武帝来到天柱山进行祭祀,并且将天柱山定为了南岳。
孝武帝坐船顺着长江,从寻阳经过枞阳,越过彭蠡,沿途经过的名山大川,孝武帝都进行了良好的祭祀。
孝武帝向北到达了琅琊郡,并沿着海路接着向北行进,四月中旬的时候,孝武帝到达了奉高进行了封礼。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址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命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祠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及五年修封,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令高皇帝祠坐对之。祠后土于下房,以二十太牢。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礼毕,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有秘祠其颠。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而有司侍祠焉。泰山上举火,下悉应之。
开始孝武帝封禅泰山的时候,看到在泰山东北方有一座古时候的宫殿叫做明堂,明堂不大但是占据的位置非常险峻。
孝武帝想要在奉高地区修建一座明堂,但是他不知道确定的方法和规矩,济南人公玉于是带着一幅黄帝在明堂理政的图去见皇帝。
图中之见明堂有一座宫殿,四面没有围墙,用茅草铺着屋顶,四面有沟渠,围绕着宫垣架成复道,上边接着修楼阁,从西南方与宫殿连接,宫殿叫做昆仑,黄帝从这里进入,然后进行祭祀神灵。
孝武帝于是下令在奉高地区的汶水边上修建明堂,就按照图修建,五年之后明堂修建完成了,孝武帝开始祭祀泰一和五帝于明堂,并且将高皇帝的灵位安置在泰一神的正对面。
在下房祭祀后土,用十二太牢的规格,孝武帝从昆仑殿走入,开始在明堂祭祀就如同在郊外的雍地祭祀一样,祭祀完成之后再堂下点燃篝火。
孝武帝于是再次登上泰山,秘秘地在山上进行祭祀,而让山下的人祭祀五帝,按照各自的方位准确的祭祀,黄帝和赤帝让专门的官员进行主持祭祀,祭祀泰山时,泰山上边举火的时候,山下都开始响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