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华为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公告,有几个关键数据:
1、2025上半年华为研发投入969亿,比2024年同期投入更多(889亿)。
2、华为2025上半年营收达4270亿元,同比增长3.94%;净利润达371亿元,同比下降32%。
3、截至 6 月末,总资产1.251万亿元,总负债7121亿元,资产负债率 56.9%;货币资金1.81万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1.83 亿元。
数据说明了华为正在加大研发投入。
![]()
研发,华为厚积薄发的基础。
任正非在创业初期就制定了以研发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华为基本法》中明确规定,“我们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的比例。”
而从后来的投入力度看,这个数字长期是在15%以上,比如2024年,华为公司的研发费用支出就高达1,797亿元,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12,490亿元。
华为是通过战略性投入来驾驭市场竞争的逻辑,同时也是为了争取下一代的技术话语权,掌握主动权。
在高科技行业,唯有持续领先才能生存和发展。
“研发现在对平台的投入还不足,投入不足的原因是我们的管理水平,不知道往哪里投钱,如果我们不能把钱很好地花出去,说明没本事。”
在任正非看来,会花钱才能赚钱。
![]()
华为在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无可撼动。
2024年,华为公司的业务进展顺利:联接产业克服行业投资周期低谷,经营结果保持稳健;计算产业得益于提前十年的布局,抓住AI机会取得较大增长;终端重回增长快车道,鸿蒙生态正在取得历史性突破;华为云持续优化业务结构;数字能源坚持质量优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首次实现当年盈利。
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领头羊,华为早已攻入“无人区”,正在通过大力投入来引领方向,拖着世界前进。
而在人工智能方面,华为公司的布局和投入也很早,“主要是投在主航道上的基础研究,人工智能部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工智能的突破主要是算法、算力和数据,这些都是很难突破的,我们跟随世界的投入前进,同步世界的发展。”
所以大厦真的不是一天盖成的,一切都是厚积薄发。长期真金白银的投入才是华为能够在AI时代成功的关键。
做企业,没有远见确实不行。至于有些人和公司想要通过窃取机密的方式走捷径,其实行不通,看尊湃那个案子,14名“内鬼”内外勾结,侵犯华为芯片技术最终被判刑,就说明歪门邪道是不行的。
![]()
创新是民族之魂,企业必须靠创新与时俱进。
中国不缺人才,不缺科技致富的种子,而是缺少使种子成长的土壤,关键是能不能构建良性循环的创新机制。
在这方面华为公司就树立了一个典范。
要知道,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去是靠正确地做事,现在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创新当然是有风险,但在这个时代不创新就是最大的风险。
关键是怎么提高创新、研发成功的概率。
没有基础技术研究的深度,就没有系统集成的高水准;没有市场和系统集成的牵引,基础技术研究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
华为以客户为中心,让顾客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引导着产品方向的理念是正确的。而在战术层面,它采取的压强原则,让最优秀的人拥有充分的职权和必要的资源去完成任务的做法都证明符合管理的规律。
现在我们学习华为的理念和做法,其实就是学先进,让自己进步更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