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先听一句掏心窝子的话
谁看到“老人”“猥亵”“绝症”这几个词,心里都不是滋味。七十几岁的年纪,本该在晒台上打盹逗孙子孙女,却一次次闯进别人店里,伸手摸向独自守店的姑娘。姑娘们吓哭、商户们崩溃、网友们骂翻,最后警方一句“他有精神病”把老人送进医院——听上去像落幕,其实只是把难题推进了下一道门。
2. 受害者:怕到不敢开店的那群人
我翻了几十条留言,最戳心的是一位姐姐说:“我现在一听到门口有拐杖声,就浑身冒冷汗。”她不是矫情,谁被陌生人突然摸大腿,都会留下阴影。更难受的是,她得继续开店,因为房租水电不会因为她受惊吓就免单。她说:“我想原谅他,可我做不到。”这句话没有恨,只有委屈——她只是想安安稳稳挣口饭吃。
3. 老人家人:想管,却管不住
老人是继女在管。继女说:“查出尿毒症和癌症后,他像变了个人。”家人也报过警,也劝过,也哭过,可一个被病痛和精神病双重折磨的老人,力气大到能把药一把甩飞。家里人能咋办?锁家里怕出事,放外面又祸害人。到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步步滑下去。
![]()
4. 警方:法律的天平两端都是难题
警方一开始只能口头警告,因为老人身患绝症,拘不得;后来做了精神鉴定,才送医院。法律要保护受害者,也得保护一个失去理智的病人。两边都占理,两边都委屈。就像一位基层民警私下说的:“我们比谁都希望有个按钮,一按就能让所有人都安全。”可惜现实里没有这个按钮。
5. 我们普通人:别把愤怒只留在评论区
评论区里骂“老不死”很容易,可骂完关掉手机,第二天问题还在。真正能让姑娘们安心的,是门口那盏常亮的监控灯,是隔壁店老板多瞄一眼,是社区里有人定时上门给精神病患者做随访。这些事不大,却能让下一次悲剧少一点。
6. 写在最后
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故事。受害者没错,老人也并非十恶不赦,家人和警察都在尽力。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把目光从“骂”移到“怎么办”——提醒身边人装个摄像头、看到独行女孩守店多停留几秒、给精神障碍患者家庭一点理解。也许下一次,就少一个姑娘哭到半夜,也少一个老人被推上风口浪尖。
愿所有人都能被温柔以待,也愿这份温柔里,有你我伸出的那只手。
【感谢关注,本文为个人见解,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