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翩然而至。它不仅有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唯美传说,还承载着诸多饶有趣味且寓意深远的传统习俗。
其中有很多传统习俗,值得我们铭记,这些习俗凝聚着老祖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与传承。
一不剪:留住福气,守护好运
民间一直流传着 “七月七,剪发断吉气” 的说法,在北方农村地区,每逢七夕,老一辈总会反复叮嘱家中姑娘:莫碰剪刀,勿剪头发。
在他们心中,七夕 “双七” 相逢,是牛郎织女跨越银河、鹊桥相会的良辰,连天上星宿都满溢喜气。而人的头发,被视作连接福气的 “引线”,七夕剪发,如同剪断与 “巧运”“姻缘运” 的牵连,会致使福气消散。
虽说此说法带有几分迷信色彩,但其中蕴含的 “惜福留运” 的美好心意,却格外动人。那些在七夕举行 “拜七姐” 仪式的姑娘,更是精心呵护头发,保持整齐柔顺,以此表达对 “巧神” 织女的敬重。
古代女性对头发极为看重,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不仅是美丽的象征,更被赋予诸多寓意。七夕不剪发,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期望借遵循传统,留住生活中的好运与福气。
二要晒:除晦纳吉,开启新篇
晒书晒衣的习俗由来已久,东汉《四民月令》中就有 “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 的记载,且在古代,这并非只是简单晾晒物品。对于文人墨客而言,七夕晒书是一场充满雅趣的活动,他们会借此 “晒书会友”。
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七夕将自家珍藏书籍晾晒,珍贵典籍引得邻里文人纷纷围坐欣赏,大家一边翻阅,一边交流心得,书香与墨香弥漫,传为佳话。
普通百姓家则趁七夕好太阳,把家中压箱底的棉袄、棉被等厚衣物翻出,一件件搭在院子里的竹竿上晾晒,就连孩子的虎头鞋也会摆到石阶上,让其尽情沐浴阳光,沾染太阳气息。
晒物时间和方式颇有讲究,晒书时不能直接将书封面暴露在阳光下,需用竹帘垫着,每隔半小时轻轻翻动一页,防止纸页因暴晒脆裂,晒完后放入樟木片防虫蛀;
晒衣时,棉袄、被褥需先拍松,在正午 11 点到下午 2 点太阳最毒时晾晒,晒足 3 小时,晒完叠放时,往里面塞一把晒干的艾草,这样冬天使用时,衣物会带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即便如今烘干机普及,许多老人依然钟情七夕晒物,他们常说:“机器烘出来的衣服没有太阳味,七夕的太阳能把晦气都晒走,秋天穿起来才更暖乎。”
确实,晾晒过程中,不仅能去除衣物和书籍上的湿气与霉味,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期望晒走过去的晦气与不顺,迎来新的好运与福气。
吃三样:品尝巧食,祈愿生活甜蜜
一,芽菜:吃 “如意芽”,做 “灵巧人”
。
芽面的关键在于 “芽”,老辈人偏爱绿豆芽,因其弯曲形状好似如意,吃了便能手巧。挑选绿豆芽有窍门,要选芽长两指、根须短的,掐掉尾部硬根后,吃起来脆嫩爽口。
推荐食谱:【酸辣绿豆芽】
1.准备二两绿豆芽,洗净后备用,红椒一个切成细丝,青椒一个同样切成细丝,蒜子几粒拍扁,生姜一小块切成姜粒,再放入几粒花椒,一小把红干椒备用。
2.起锅添入少许食用油,放入姜蒜和红干椒,花椒爆香,倒入青红椒丝,开大火翻炒几下,再倒入绿豆芽,快速翻炒20秒。
3.起锅开始调味,分别加入食盐,鸡粉,胡椒粉,白糖,白醋,上火快速翻炒均匀,化开调料,淋入明油爆炒,炒匀以后就可以关火装盘了。
二,八宝饭:层层叠叠,堆出甜蜜丰收
八宝饭寓意 “八宝汇聚,甜蜜丰收”,其中 “八宝” 需遵循 “四甜四香” 搭配,即红枣、桂圆、莲子、豆沙这四样甜味食材,以及核桃、杏仁、花生、葡萄干这四样香气浓郁的食材,少了任何一样,都不算 “全福”。
制作八宝饭时,米的选择和处理很重要,将糯米和大米按照 3:1 的比例混合,若全用纯糯米,口感会过于黏腻。混合后的米浸泡 4 小时,沥干水分后上锅蒸,蒸的过程中每隔 10 分钟撒上一些温水,这样蒸出的米饭更加软糯。
在南方,人们还会在蒸好的八宝饭上淋上香甜的桂花蜜,掀开保鲜膜瞬间,桂花香气与米饭香甜相互交融,甜而不腻,仿佛将生活中的甜蜜都一口吃进肚子里。
三,蚕豆:吃 “缠丝豆”,缠住好缘分
“蚕” 与 “缠” 谐音,七夕吃蚕豆,饱含人们希望把爱情、亲情紧紧 “缠” 在身边的美好心愿。过去,老辈人还会把蚕豆分给邻里,一边分一边念叨 “分豆结缘,越分越亲”,小小的蚕豆,成为增进邻里感情的纽带。
不同地域吃蚕豆方式各异,在江南地区,人们喜欢将蚕豆与茭白、河虾一起炒制,做成 “蚕豆茭白炒河虾”,河虾象征 “活泼”,茭白寓意 “清白”,再加上黄酒提鲜,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既美味又有美好寓意。
北方人则更倾向于煮 “五香蚕豆”,“蚕豆炒鸡蛋”等,需注意,蚕豆必须彻底煮熟,因为生蚕豆含有一定毒性,选择 “皮绿、粒鼓” 的嫩豆,吃起来会更加清甜。
忌二事:
一,忌送寓意不好的礼物:别让好意变尴尬
七夕送礼物颇有讲究,老辈人最忌讳送鞋、送伞、送钟这几样物品。送鞋,因 “鞋” 与 “邪” 谐音,有 “送你走” 的不好寓意;送伞同样不妥,“伞” 与 “散” 同音,即便送的是精致防晒伞,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分离,若想送防晒用品,不妨选择遮阳帽,寓意 “遮风挡雨护着你”;
送钟更是大忌,“钟” 与 “终” 谐音,哪怕是小巧的闹钟,也最好避开。现代挑选礼物时,不妨多注重礼物的吉祥寓意,如玫瑰代表爱情,百合寓意百年好合,手链象征牵手不离,项链表示牵挂,送出这样的礼物,既能表达心意,又不会引起误会。
二,忌争吵:别让鹊桥日添堵
老辈人常说:“七夕吵架,牛郎织女都不安。” 传说中,七夕这天牛郎织女历经一年分离,终于跨越银河在鹊桥上相聚,互诉衷肠。若人间夫妻、情侣在这天争吵,就会冲散这份喜气,破坏美好氛围。
小时候,若父母因小事拌嘴,奶奶总会赶忙端来糖水,劝道:“快喝了消消气!” 其实,这是借着七夕习俗,提醒家人要和睦相处。爱情本就需要相互包容与理解,七夕正是一个提醒我们珍惜彼此、避免争吵的契机,遇到小矛盾,不妨先冷静下来,留待日后心平气和地沟通。
这些七夕传统习俗,看似琐碎,实则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具象化表达。不剪发,是对福气的珍惜与守护;晒书晒衣,是去除晦气、迎接好运的仪式;吃巧食,饱含对生活灵巧甜蜜的期盼;忌争吵,是守护家庭和睦、爱情美满的良方。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难以完全复刻古人过七夕的方式,但这些传统习俗所承载的美好寓意,依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今年七夕,不妨抽出一点时间,做一碗美味的芽面,晒一晒珍藏的书籍,给爱人送上一份寓意吉祥的小礼物,在传承传统习俗中,感受七夕的独特魅力,让这份古老的美好在现代生活中绽放新的光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