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溯源】
逐步村北依海拔783米的逐步尖,峰顶西眺天台华顶山,峰影如黛,历历在目。村中主居何姓,其先祖自新昌小东门沿山脉东迁时,见此地山势平缓、溪水清冽,便"举足微行,瞻行此山焉,乐而筑之","逐步"之名由此而来。作为宁海名副其实的"西极村",它藏于浙东群峰褶皱间,恰处宁波、绍兴、台州三市交界的三角地带,旧时因群山阻隔,多为"飞地",属典型的"三不管"山区。
1949年解放后,包括逐步在内的十余个新昌飞地村庄,先划归台州宁海县,后随宁海并入宁波,完成了从"绍兴人"到"宁波人"的归属变迁。这里的自然景致自带灵韵:雨后山间云雾如幔,漫过黛瓦石墙,村落似浮于云端,故有"宁波香格里拉""宁波小西藏"之誉。村前清水溪发源于天台华顶山北坡,穿峡谷、汇溪流,最终注入白溪水库,滋养着这方秘境。
【台东会议】
宁海西乡流传着一句谚语:“双峰云雾茶,榧坑的香榧,张辽的笋干,逐步的绿笋。”逐步村除了盛产鲜嫩绿笋,村间还有树龄超八百年的南方红豆杉,而最让这里载入史册的,是1948年深秋那场改写浙东革命进程的“台东会议”。
彼时,浙东临委已在宁海西南区以山洋为中心建立根据地,逐步村凭借地处宁波、绍兴、台州交界的隐蔽地形,成为根据地的重要节点。1948年10月4日至7日,中共浙东临委书记张瑞昌等六位领导人齐聚村民何尚球家中,因地处天台东部山区,此次会议史称“台东会议”,其历史分量堪比岔路的梅花村会议。
此次会议由中共浙东临委主持召开,而非台属工委。作为浙东革命进程中的重大转折,会议明确了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的方向。此后不到一年,宁海地区迅速发展武装力量、建立农会,逐步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为宁海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期间,村民们自发凑米做饭,干部们就睡在二楼的稻草堆上,何尚球一家则搬到一楼让出会场——这段军民相托的温情,至今仍在村中传扬。油灯昏黄的光线下,会议明确了台属地区“外线发展”战略,决定组建台东、台西临时工委,系统部署军事行动与群众工作,为浙东解放锚定了方向。
如今,何尚球故居已修缮为台东会议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手枪、冲锋号与场景雕塑,还原着那段“以山为屏、以民为盾”的烽火岁月。白云深处的逐步村,不仅藏着绿水青山的诗意,更沉淀着红色基因的厚重,让革命往事在代代相传中愈发清晰。(审核/刘开文、何岳斌)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撰稿:水东居士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应可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