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看天津。近代天津的风云变幻,一定程度上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也因此留下了独特的“津味文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展现城市文化特色和精神气质,是传承发展城市文化、培育滋养城市文明的目的所在。天津要深入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历史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文化品牌,进一步彰显天津的现代化新风貌。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前,记者来到天津,走进饱含历史韵味的百年站台、名人故居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百年工业遗址等地,感受在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城市文化中的法治力量。
百年老站台重现荣光
天津西站主楼,始建于1902年,它的建设折射出当时地区经济生活的发达与繁荣,也是中国铁路发展史的见证。
2009年,因车站改扩建工程,这座承载无数人记忆与情感的天津西站主楼不再承载运输服务,整体平移至西站前街1号,与新西站遥相呼应。2013年,天津西站主楼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6月,我们在对辖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展专项调研时,发现天津西站主楼因年久失修,隐患突出。”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主任戴新宁告诉记者,他们前往天津市文旅局沟通时了解到,早在2016年,天津西站主楼修缮工程就获国家文物局批复。2021年,2200余万元专项修缮资金拨至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局集团公司”)。
既然有了修缮资金,为何迟迟没有修缮?
“天津西站主楼的产权属于北京局集团公司,管理使用单位先后是天津西站、天津站、北京局集团公司天津工程项目部,行政监管职责则属于天津市文旅局。因管理使用单位多次变更,更因为‘权用管’分离,导致行政机关和使用单位沟通不畅,修缮、开发方案迟迟未定,导致工作推动缓慢,国家专项经费也面临着到期收回的风险。”戴新宁说。
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天津西站主楼修缮问题,也让当地市民揪心。网民刘先生就曾在《政民零距离》栏目留言:“天津西站原主楼作为天津铁路博物馆,不知后续有何建设安排?建议参考中国铁路博物馆……”
急民之所急,更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2022年9月5日,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与天津市检察院联合召开磋商座谈会,邀请天津市文旅局、天津市红桥区文旅局和北京局集团公司天津工程项目部参加。会上,检察机关督促文旅部门充分履行监管职责,加强与北京局集团公司的沟通,通过函告、约谈等方式加快工程前期各项进度,同时进一步完善维护方案,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要求,将天津西站主楼后期开发利用一并考虑在整体改造规划中。
磋商会上,各单位达成了尽快推动天津西站主楼修缮的一致意见。不久后,天津西站主楼修缮工程开始招标,中标单位开启了修缮工作。修缮过程中,办案检察官多次到天津西站主楼施工现场,了解修缮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同文旅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召开修缮工程调研服务推进会。
![]()
记者与天津铁路运输检察院检察官一起回访天津西站主楼修缮情况。
记者和办案检察官走进天津西站主楼,只见这里的中央候车室、办公服务用房等设施焕然一新。“现在天津西站主楼修缮工程已经竣工,正在等待天津市文旅局的验收,验收通过后将开启活化利用,服务市民。”戴新宁说。
名人故居旧址有了新“身份证”
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天津是一座很有特色和韵味的城市,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
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的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著名的旅游景区。众多历史名人故居前的“保护名牌”如同其身份证,清晰介绍了名人故居旧址的情况。
2024年7月,和平区检察院在履职中发现,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内存在张自忠等名人故居主体结构二楼以上外立面墙体损坏脱落,李叔福旧居、张学铭旧居等多处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铭牌字迹模糊等问题,不仅影响不可移动文物本体安全,也影响外来游客来津旅游的印象。
![]()
天津市和平区检察院检察官对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名人故居旧址保护铭牌字迹模糊情况现场调查取证。
“我们立案后,及时与和平区文旅局进行了磋商。区文旅局表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产权复杂,产权的管理单位也各不相同,且修缮程序复杂,修缮资金不足,解决上述问题存在一定困难。”和平区检察院一级检察官王智玮告诉记者,尽管存在困难,但公益受损的问题必须妥善解决。对此,和平区检察院多次与区文旅局沟通,帮助厘清不可移动文物所有人及使用人的责任,并依据文物保护法、《天津市文物保护条例》向区文旅局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
“收到检察建议后,我们高度重视,对辖区各文物存在的不同问题向使用单位发放督促函,推动所有人或使用人履行出资修缮、保养义务。针对保护铭牌字迹不清问题,除对已发现情况进行整改外,我们还对全区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铭牌进行了排查整改。同时,我们增加文物巡查频次,发放《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责任告知书》300余份,提示文物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履行责任和义务。”和平区文旅局副局长李彬告诉记者。
如今,漫步于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这里的名人故居旧址已经换上了新“身份证”——字迹清晰的保护铭牌。
“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携手文物管理部门共促文物法治保护,不仅延续了历史记忆,维护了文物资源风貌的完整性,更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李彬由衷地说。
以法之名守护大沽口炮台遗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救亡图存的抗争史。天津,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大沽口炮台遗址是中华民族抗击侵略、不畏强暴的历史见证。1988年,大沽口炮台遗址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更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3年9月,天津市检察院接到线索反映——海河口泵站未批先建,违法占压了大沽口炮台的建设控制地带,对文物造成影响。经初查,线索反映的情况属实,天津市检察院成立了由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凤超任主办检察官的办案组。
“我们经调查发现,海河口泵站工程未经文物部门批准就开始施工。2018年,因海河口泵站占压了文物建设控制地带,天津市文旅局依据文物保护法对市水务局进行了行政处罚,责令其进行代偿性修复。但整改工作一直未能落实到位,公益持续受损。”办案组成员、天津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副主任李博告诉记者,办案组在调查中还发现,大沽口炮台“镇”“海”两座炮台遗址置于荒野多年,周围环境破败,文物本体也遭到破坏,大沽口炮台遗址完整风貌无法展示,文物价值未予充分发掘。
针对海河口泵站未批先建,违法占压文物建设控制地带情况,办案组多次组织市文旅局、市水务局召开磋商会,并充分听取相关专家意见,明确海河口泵站的修建是为了解决京津冀地区洪涝水患问题,对海河流域泄洪意义重大,拆除重建并不现实,代偿性修复是最好的方式,但代偿性修复方案必须切实可行。随后,检察机关与市文旅局、市水务局进行充分磋商,推动形成了侵占文物保护用地修复方案。该方案得到国家文物局的同意批复,并批准拨付了300余万元专项维修资金,目前正在施工中。
针对大沽口炮台遗址及周围环境破乱的问题,天津市检察院督促市文旅局积极作为,重新制定文物遗址整体修复方案。2024年3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了天津市文旅局的“大沽口炮台重点保护区环境整治及展示工程”规划方案,并拨付了1100余万元专项资金。目前大沽口炮台遗址及周边环境修复工程正在进行中。
“大沽口炮台遗址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们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为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李博说。
让百年工业遗址“活起来”
今年8月21日下午3点,一场演讲比赛正在宝成裕大纱厂旧址原发电厂楼的剧场进行。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举办艺术文化活动的聚集地。然而,两年前的情况并非如此。
宝成裕大纱厂旧址前身为创建于1920年的宝成纱厂和裕大纱厂,作为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也是重要红色工业遗址。2023年10月,天津市河东区检察院在对辖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公益诉讼线索摸排时发现,宝成裕大纱厂旧址原发电厂楼内部砖混结构出现破损、部分构件承载力不足,若不及时修缮,可能导致不可逆损坏。此外,该发电厂楼与宝成裕大纱厂旧址改造后的棉3创意街区整体环境不符,不利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工业遗产保护涉及建筑、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专业性极强,当时我们并没有办过此类案件。”河东区检察院二级检察官闫璐回忆称,当时,天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田亦尧正在河东区检察院挂职锻炼,他们针对难点问题与田亦尧沟通后,一场检校合作随即展开。
“在案件办理前期,天津大学工业遗产法治研究团队与河东区检察院依托检校共建的合作平台,针对工业遗产保护涉及的建筑历史、结构安全、文化价值认定等专业难题,通过举办交流会、实地勘察等方式,帮助检察官精准把握原发电厂楼的历史风貌与保护价值。”田亦尧说,他们还共同论证原发电厂保护的必要性,为后续检察建议的合法性、专业性奠定基础。
2023年10月19日,河东区检察院向区住建委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职,推动原发电厂楼保护工作落实,并深入挖掘原发电厂楼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合理利用原发电厂楼厂房,推动保护修缮工作。收到检察建议后,区住建委指派工作人员现场查勘,并与属地街道、棉3创意街区管理方、企业方沟通相关情况,指导和协助企业保护好园区的历史建筑,确保合理维护和安全使用。
![]()
天津市河东区检察院检察官与棉3创意街区街道工作人员一起回访宝成裕大纱厂旧址原发电厂楼修缮后情况。
“经检察机关跟进监督,宝成裕大纱厂旧址原发电厂楼经提升改造和加固维修,取得了安全性鉴定报告。”闫璐介绍,该处工业遗产被规划了剧场、艺术空间、精品餐饮等相关业态,并开始对外招商,从而实现对宝成裕大纱厂旧址原发电厂楼的活化利用。
天津市检察机关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不止于个案办理。2024年,天津市检察机关专门开展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活动,截至今年8月,共立案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8件。
“文物和文化遗产是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天津市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考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以高质效检察公益诉讼办案推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守护好历史文化资源,推动其焕发新的生命力。”陈凤超表示。
积极履职推动文化传承发展
![]()
全国人大代表
天津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长
天健国信资产评估(天津)有限公司
董事长 卢静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建筑。
我注意到,天津市检察机关立足本市历史文化特点,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天津时作出的“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指示要求,积极履职,与文旅部门等单位协作配合,全面排查梳理历史文物、革命文物、工业遗产和风貌建筑,督促做好保护和修缮工作,成功办理了一系列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守护了家乡历史文化遗产,让老文物焕发新生机,让古建筑彰显天津之美。
(来源:检察日报·要闻版 记者:李国明 崔晓丽 陶强 图片:赵东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