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远这片充满活力与故事的土地上,无数的儿女怀揣着梦想,勇敢地踏上了不同的人生征程。他们有的选择扎根故乡,默默耕耘,用勤劳守护着家园的烟火;有的则背井离乡,奔赴远方,以无畏的勇气在陌生天地中披荆斩棘,王建极便是后者中的杰出代表。
![]()
王建极,字抚辰,号筱东,于 1864 年出生在山东招远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关于王建极的具体村籍,有多种说法但均未经确认,有说法是招远辛庄村。年幼的他,跟随父母加入了闯关东的大军,历经长途跋涉,先是在奉天府盖平县(今辽宁省盖州市)短暂停留,而后于宽甸杨木川金厂村定居下来。
成年后的王建极,凭借自身能力被乡亲们推选负责蚕茧销售工作。那时,山东是蚕丝加工厂的集中地,王建极需要把蚕茧在安东集结后运往山东售卖,可一路上,他不但要承受路途的颠簸与艰辛,还总被各方勒索盘剥,抵达目的地后,当地丝商又常常恶意压价,导致经营亏损严重。
但王建极并未就此屈服,他深入考察蚕丝加工厂,并联合安东的蚕茧商家,在八道沟、东坎子等地纷纷建起缫丝厂。在他的引领之下,安东的缫丝产业迅猛崛起,他也凭借此举赢得了蚕农、茧商的衷心爱戴,以及安东商界的广泛认可与拥护 。1909 年,王建极当选为安东总商会协理,1911 年又被推举为商会总理。1912 年,民国政府要求商会会长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王建极毫无准备却一举考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
1918 年 7 月,王建极在安东县县长陈艺的支持下,与商会会董共同创办了安东商业储蓄会,后续该会改组为东边实业银行,王建极担任行长,东边实业银行也成为了安东埠内最大民营金融企业。他还极具商业前瞻性,鉴于七道沟日本附属地发展威胁民族工商业,王建极建议将东坎子扩为商业区,该提议被采纳后,东坎子很快变得繁荣起来。
王建极不仅有着非凡的商业智慧,更有着一颗热衷公益的滚烫之心。他自掏腰包 3000 银元,并四处募捐 7000 银元,相继创办了东边林科高级中学、东边商科高级中学以及安东县立女子初级中学,为众多平民子弟创造了受教育的机会 。此外,他还大力倡办济良所、同善社、施医院、教养工厂等慈善机构,冬天为穷人送去棉衣,夏日提供茶水和药品,在街头设施粥处救济灾民,让无业者到平民工厂获得工作谋生 。因其突出的公益表现,官府将他列入褒扬书,授予急公好义匾额与嘉禾勋章,而王建极却对这些荣誉看得很淡泊 。
到了 1934 年,王建极辞去银行职务,即便如此,他仍心系家国,与安东商会会长孙荣明一起为救国会出谋划策、捐款助力 。1936 年,王建极不幸患上肺结核,入住 “丹国医院”,当时日本宪兵妄图对他实施逮捕,因他就医才未能得逞,但此后便遭到特务的严密监视 。1937 年春节前夕,孙荣明在奉天被日本宪兵残忍杀害,王建极听闻此噩耗后悲愤交加,病情也随之急剧恶化,最终在同年 3 月抱憾离世,享年 73 岁。他逝世之时,安东埠内举行了隆重的祭奠仪式,许多贫民乞丐都自发参与送葬,沿街都是痛哭吊唁的人群,其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
王建极身后没给家族后人留下任何财产,只留下安东人永远的仰慕。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们仍然记得王建极,尤其安东老街把王建极作为安东商祖,为他建立起坐像,永远供丹东商人敬仰。
王建极,这位从招远走出的闯关节节,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在安东这片土地上书写了属于招远人的商业传奇,更以一颗博爱的公益之心,诠释了招远儿女的责任与担当,他无疑是招远的骄傲,也是激励着无数招远游子不断奋勇前行的精神灯塔。
你身边还有哪些像王建极这样在外拼搏、成就非凡且心怀大爱的招远人故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分享,让我们一同为这些优秀的招远游子点赞喝彩!
生活在招远,关注我们就够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