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10号那天,台北马场町刑场一声枪响,吴石中将就那么倒了,整个台湾的地下情报网,差不多算是被一锅端了,就在这种风声鹤唳的时候,三个月后,基隆港来了个人,徐会之,也是黄埔一期的,行李里就半包高粱酒,还有一封给蒋介石的长信,说是来“自首悔过”的,承认自己跟那边有过接触,码头的宪兵翻来覆去也搜不出什么枪支电台,就把他当成一个“失势投效”的老军官放了行,谁都没想到,这份自首书本身就是个引信。
![]()
徐会之被安排住进了台北宾馆,到了凌晨两点,他悄悄推开百叶窗,拿个火柴盒在窗台上摆出个“品”字形,对面巷子里那辆黑色的普利茅斯车灯立马就亮了,在墙上扫了一下,这既是暗号,也是一次试探,他得知道盯梢的车牌号,第二天他就把这个号码写进了自首材料,还故意把尾数的“1”写成了“7”,这么一来,调查局的档案就永远对不上那辆真车,谁也搞不懂,这个当过汉口市长的“降将”,嘴上说着认错,手上却在给审讯官下套。
那封自首书交上去,人就被带到了青岛东路的保安司令部,主审官陈肇敏拍着桌子要他交名单,他倒也干脆,就写了八个字,“黄埔一期,同根同源”,然后一个字都不再多说,蒋介石看到呈文,在上面批了“暂押,诱大鳄”几个字,死刑就这么改成了十五年,一个代号“特字003号”的犯人,被关进了新店军人监狱,后来监狱里的人回忆,这个“中将级人犯”白天把自己的那份饭分给生病的狱友,到了晚上就一个人用指甲在墙上划道道,七条一组,不知道是在记日子,还是在倒数着什么。
1951年11月18号一大早,监狱突然来提人,说是要“移监绿岛”,徐会之换上了一身干净的军装,顺手把一枚棉衣上的纽扣含进了嘴里,基隆码头的风刮得跟刀子一样,他找借口说要解个手,就在那一瞬间,他咬碎了嘴里的玻璃囊,氰化钾瞬间灼穿了气管,前后不到一分钟人就没了呼吸,法医费劲掰开他僵硬的手指,那颗纽扣的内侧,刻着一串极小的数字,1013,这串数字就是解放军计划炮击金门的预定日期,是他用命送出去的最后一个坐标。
![]()
台北那边最后给出的结案报告,轻飘飘一句“人犯畏罪自杀”就完事了,而在北京西山的无名英雄纪念广场,那面墙上,多了一个没有照片的名字,徐会之,后来那里的讲解员每次讲到这段,总会加上一句,他自首,是为了把所有的火力都吸引到自己身上,他赴死,是为解放的号角吹进了最后一口气。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