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有网友发视频称,暑假带孩子到厦门沙滩游玩,孩子不慎踩到一条死鱼,脚被鱼刺扎到,次日突发高烧、腿部肿胀,紧急送医后进了ICU。
24日,孩子的妈妈王女士称,小孩感染的是创伤弧菌,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脚也保住了不用截肢,但后续还需多次清创植皮,提醒大家去沙滩玩耍一定要注意。
![]()
医生介绍,创伤弧菌是一种海洋嗜盐性弧菌,能够引起脓毒症,常寄生于鱼、虾、蟹等海洋生物上,该细菌感染在中国的死亡率为18%—56%。经创伤感染创伤弧菌,会出现肢体坏疽、坏死性筋膜炎,组织溶解坏死,进而出现败血症。因发病急、进展快,重症病例往往需采取截肢等极端措施以保全生命。
医生提醒,若不慎被鱼蟹等水中生物刺伤,切勿因伤口较小而存侥幸心理,应立即用清水或消毒液进行冲洗,并尽快前往医院接受彻底清创。医生将根据伤情采取创口引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预防破伤风等对症治疗。
死亡率极高
赶海游玩、吃海鲜都要注意
创伤弧菌是一种生活在温暖海水中的细菌,是“食肉菌”的一种,又被称为“海洋中的无声杀手”,以毒力强、感染死亡率高著称。
人类感染它有两种途径:
1.身体上有伤口,然后接触带菌海水或海生物,导致创伤弧菌趁虚而入。特别是赶海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稍不留神就受伤,容易引发感染。
2.生吃贝类等海产品,尤其是生吃牡蛎后,容易感染。
![]()
感染创伤弧菌的临床主要表现为:
原发性脓毒症:包括急起发热、寒战、休克和典型血性大疱样皮损,病死率超过50%以上;
伤口感染:表现为肢体局部的皮肤、肌肉坏死等,可迅速发展为继发性脓毒症,危及生命,需要截肢;
胃肠炎:以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症状较轻,一般无需住院。
需要注意的是,创伤弧菌感染的发生率虽小,但死亡率非常高!患者感染后48小时内死亡率超过50%,存活的患者多需重症监护甚至截肢;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错过“黄金救治期”,死亡率几乎100%。所以,预防和及时急救非常重要。
医生提醒,万一被海鲜扎伤,要及时处理——如果不小心被虾、蟹、鱼刺伤,应该将血挤出,然后用清水(注意:“创伤弧菌”是嗜盐性弧菌,切勿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免加重感染)冲洗。如果出现疼痛、瘙痒、肿胀、腹泻或发热等症状,就必须马上到医院就诊。
此外,如果伤口被扎伤很深,最好简单处理后,再去医院进行治疗。因为深深的伤口为细菌提供了厌氧的环境,很容易造成“破伤风杆菌”繁殖,侵袭神经系统,甚至可能致死。
除创伤弧菌外,海水、海鲜中还可能藏有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因此,预防感染非常重要:
有皮肤或口腔伤口者,特别是抗病能力相对低下的易感人群,应避免下海游泳和戏水,或做足措施以保安全。
在处理海鲜的时候,建议戴好手套,避免皮肤被海洋生物或海水中的利器划伤或扎伤。
海产品应煮熟后食用。此外,在家处理、烹饪海鲜时,用来盛海鲜和制作生熟海鲜的器具要分开。
现代快报/现代+综合第一眼新闻、厦门晚报、@搜狐千里眼、当事人抖音账号、人民网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