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书榜
人文社科类(2025年7月)
![]()
“科学新书榜”基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在各大电商平台的上个月的销售排行产生,分为自然科学、工业技术、医药卫生和人文社科4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提供参考借鉴,与您一起阅读科学!
1
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
《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一书生动讲述了发生在100位老一辈科学家身上的优良作风学风故事,展现了他们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清正廉洁、简朴励行、修身齐家的高尚品格。本书通过讲好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引导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的科研人员,主动践行诚信严谨的科研态度、清廉简朴的工作作风、忘记“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自觉抵制浮夸急躁、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聚焦国家需求攻坚克难,勇攀高峰,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 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
2
灿烂群星:我心中的杰出科学家
本书集录了作者心中赞美的50多位科学家的生平和事迹。这些科学家的不平凡经历和科学献身精神令我们由衷敬佩并深受鼓舞。书中把这些科学家分类为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科学家,方便欣赏阅读。
3
相互倒映的湖水
——如何面对BANI时代的教育
本书针对BANI时代中小学生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而撰写。书中主要探讨了“为什么教育越来越难”“父母对孩子教育方式急需的变革”“父母到底怎样才能影响到孩子”等问题。书中把孩子成长的过程比作“生物运动”,就像农业一样有“时令”,探讨了不同阶段应该侧重培养孩子的什么素质以及怎样去培养。同时本书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阐释了新颖而实用的心理补偿机制。另外,本书还针对当前青少年的两大问题——“佛系”“拖延症”,分析了问题背后的深刻原因,并且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办法。最后,本书分析了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给家长们提供了实用可行的问题解决建议。
4
乐龄:健康老龄化的积极心理学
心理作用能够对生理状态产生影响,这是已被众多科学研究证实的事实。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社会特征。如何保障老年人群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使其享受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本书聚焦老龄心理对衰老进程、幸福感、健康状态甚至寿命的重大影响,将现代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与长寿人士的个人经验和智慧相结合,为健康老龄化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可行的路径。书中通过介绍老龄心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实际案例,揭示了老龄化过程中的诸多悖论,探讨了退休、幸福、智慧、认知及大脑健康等主题,阐述了保持身体活跃、培养兴趣爱好、进行大脑训练等方面的知识与建议,明确指出晚年可以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书中内容让读者了解老龄的真相和健康老龄化的可行性,指导读者在不同人生阶段应采取哪些行动以安享晚年,并通过积极的心态和行动让老龄化过程更具意义与价值。
5
空间视角下的县制:
清代县级政区调整机制研究
本书以清代县级政区的调整过程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历史学与地理学研究方法,揭示有清一代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格局。书稿立足空间视角探究县制,目标是丰富和完善历史政区地理的阐释框架与理论建构。书中作者逐一梳理清代县级政区调整的程序、主要模式与侧重,分析县级政区调整的模式选择;选取典型案例,剖析不同调整模式对县级政区层级规范、边界厘定、幅员塑造、行政中心定位等方面的作用机理;综合ArcGIS统计和空间分析,归纳清代县级政区调整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分析县级政区设置与变动的触发条件,总结清代县级政区调整的理念、成效和经验,深化政区地理研究应打破古今界限的认识。每章都有新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6
魏晋南北朝考古
魏晋南北朝介于两汉与隋唐之间,社会文化呈现出鲜明的“过渡性”特征,为“秦汉文明”向“隋唐文明”的转型做好了准备。本教材从城址、墓葬、手工业遗存、石刻与简牍文书、佛教遗存、边疆遗存、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入手,对魏晋南北朝考古资料与重要课题进行系统梳理,从考古学层面对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进行说明,进而阐释魏晋南北朝考古的重要学术价值。
7
钦和若一:
北魏丧葬与民族交融的考古研究
本书以考古发掘的北魏墓葬和出土的墓志等随葬品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佛教造像题记等内容,按照丧葬过程中的丧、葬、祭顺序,对北魏丧葬进行综合研究,深人、系统地探讨其从鲜卑旧俗向礼仪制度逐渐演化的典型标志,以实物材料论证了北魏多民族之间相互融合、“钦和若一”的社会形态。北魏丧葬中主动遵循“汉晋故事”,是我国历史上多民族获取“正统”的常见形式,拓跋鲜卑部分丧葬文化因素被各民族接纳甚至流传至今,有力佐证了华夏民族形成中的多元与统一。北魏丧葬与民族交融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8
认知心理学
本书从基本的认知加工过程、知识的表征和组织、人类高级认知以及认知的差异性与应用等几个模块入手,全面统合基于计算机隐喻的认知和行为研究取向、从大脑活动的角度揭示认知功能和结构的认知神经科学取向,以及运用计算建模为主要手段揭示认知各成分如何相互影响的认知科学取向,系统梳理了认知心理学的源流、理念、当前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应用,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如何对人类心智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证检验。
全书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介绍认知心理学的概念、理论沿革以及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本的认知加工”,主要从动态的加工过程来分析认知加工。第三部分“表征与知识的组织”,主要从内容和产品的角度来分析认知操作的对象。第四部分“人类高级认知”,强调人类对信息处理的复杂应用,各章同时牵涉动态的过程和相对静态的表征,各自对所属的认知成分有不同的界定。第五部分“认知的差异与应用”,讨论认知心理学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9
明代官窑青花瓷画法研究
《明代官窑青花瓷画法研究》构建了明代官窑青花瓷画法理论体系,包括笔法、青花料法、水法、图法等明代各朝表现青花画面的不同方法。将绘制青花的技艺系统化、理论化和学术化。创新画法分期方法填补了古代青花瓷考古学分期的研究空白、再现了明代官窑青花画法阶段性发展的实际状况,可作为青花瓷考古与鉴赏的新方法。
10
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2024)
本书是由国家文物局编著并公开出版的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基于2024年全国博物馆年度报告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全面呈现博物馆事业发展情况。
(本文编辑:刘四旦)
专业品质 学术价值
原创好读 科学品位
一起阅读科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