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名溯源】
此地之名,三易而得雅韵。明末崇祯年间,胡氏自长街大湖迁居烂塘田,因屋前 “水牛塘” 终年不涸,初称 “烂田”。后嫌 “烂” 字粗陋,易 “蓝” 字,成 “蓝田”。上世纪八十年代,《宁海县地名志》采编时,村人言及群山遍生幽兰,村外矮山尤盛,高山更有珍稀九头兰,一茎可绽十余朵,清芬满室。编者遂改 “蓝” 为 “兰”,“兰田” 之名自此定格,兼具田畴之形与兰香之韵。
近期随着电视剧《长安的荔枝》热播,这片藏于深山的村落,终为更多人知晓。
【东斗抲绿壳】
1940 年前后,新昌强盗、小北佬及陈福夯之流窜入宁海,勾结 “强盗线” 肆虐乡里。他们或吊打富人劫财,或放 “名片” 逼捐,逾期便抓人烧屋,甚至纵火烧毁胡氏宗祠前厅与戏台。幸有巨鸟蹲于大殿马头墙,火势骤灭,大殿得以保全,村民皆称神助。
匪患猖獗时,兰田村民筑高 2 丈、顶宽 3 尺的防洪防盗大堤,西至东贯通,在上坑、大溪坑、庙岭头设三门,专人值守,夜闭昼开,陌生人须经熟客引荐方可入村。
村民张子盛目不识丁却智勇过人,牵头组织 20 余名精壮后生成立自卫队,联合何生富、丁明法等骨干,筹款购得 20 余支土枪。每晚队员在大堤巡视,遇敌情即鸣枪示警,令盗贼一时不敢妄动。
强盗改从后门山潜入,自卫队便在必经之路埋设火药铳,以线扣扳机,一碰即发。盗贼以长木条挑线试探,枪响成警号,队员即刻奔袭,盗贼落荒而逃。为绝后患,自卫队直奔强盗盘踞的深甽温泉东斗羊祜洞,20 余名青年背长枪、佩柴刀,气势如虹。强盗望风而逃,连铺盖都不及带走,张子盛率队缴获物品,匪患自此绝迹。
张子盛的智勇更见于与国民党保安队的周旋。一次,他与 3 名村民被抓壮丁关在丁家岙,趁看守离隙,一跃下楼奔回家中,取枪登凤山岗鸣枪,吓退保安队,助同伴脱身。后在赤岙购枪时遇保安队围堵,他扯断纺绸衫纽扣,留衣脱身,其 “开步即不落地” 的迅捷,堪比神行太保。
早年他在国民党部队时,因救人迟到险些被枪毙,竟请求 “枪毙前请假 5 分钟”,详述救人经过,令团长愧而免刑。后解甲归乡,政府补贴的 5 斗米被保长贪污,他仅打保长 5 记耳光,言 “5 个耳光抵 5 斗米”。
1948 年,他曾护送郭履洲至西店樟树上船赴台。数十年后,郭履洲之子来寻恩人,方知他已过世,村人叹其贫病而终,若早得相助或能安度晚年。这位 “东斗抲绿壳” 的勇者,以智勇护一方安宁,其故事至今在兰田流传。(文/竺济方,审核/竺欢平)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撰稿:竺济方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