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电器市场总监朱磊在微博上晒出奥维云网数据,坚称7月线上市场格力仍领先小米,直接反驳了小米空调线上销量超越格力的“声浪”。一场由数据引发的空调行业争议,背后是两种商业模式和发展路径的激烈碰撞。小米与格力之间的空调位次之争,远非单月销量数据所能定论,两者之间的“战斗”或将延续多年。
![]()
小米空调与格力相比究竟有多大的差距?超越格力是吹牛逼还是真有响?“家电人”就这个热点与大家一起来聊聊。
小米空调与格力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从市场份额看,格力凭借线下渠道壁垒与高端市场优势保持领先,小米则依托线上流量与生态链效应快速追赶,差距逐步缩小,但真正实现超越还需要时间。
以销售数量来估算,小米空调与格力差距还很大。2024年格力电器营收1900亿元,空调占比75%左右,约为1425亿元,以零售均价3500元/台计算,格力空调2024年销量超4000万台。而小米空调2024年全渠道出货量只有680万台,2025年上半年虽有60%的增长出货540万台,全年预计也不会超过1200万台,还不到格力全年销量的1/3,如此看来那些小米空调已经超越格力的“高调”宣传是多么的离谱。
技术层面,格力以核心专利与垂直整合构建护城河,小米通过研发投入与智能控制技术加速追赶,但核心部件自主性仍存短板。品牌与渠道维度,格力依赖“专业可靠”的信任溢价与线下体验网络,小米则借力“高性价比+生态联动”吸引年轻群体,轻资产模式与渠道效率形成差异化优势。双方的较量,本质是传统制造业积淀与互联网生态思维的碰撞。
小米超越格力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小米若要实现超越,需跨越自主技术与系统升级两大核心门槛。
其一,技术自主性的实质性突破,需在压缩机等核心领域打破外部依赖,构建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并不是建成一个生产工厂那么简单,这需要长期研发投入与制造能力沉淀。
其二,品牌价值与渠道能力的系统性升级,需从“性价比标签”向“品质可靠”转型,同时平衡线上流量与线下服务网络,弥补三四线市场与高端领域的短板。
超越格力这一过程非短期可达,需5年以上战略深耕,取决于小米能否在技术、品牌、渠道上实现协同突破,以及格力能否在数字化转型中守住传统优势。
从1—3年短期看,格力凭借技术积累、品牌信任、线下渠道的三重壁垒,仍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小米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线上渗透与生态协同,但在高端市场和三四线城市的突破仍需时间。
从3—5年中长期看,若小米能在核心技术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通过生态链整合实现成本优势与品质提升的平衡,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逼近格力。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之前曾表示,2025年小米空调销量将进入国内前三,计划2030年冲上国内前二。从目前情况看,第一个目标还没有完成,第二个梦想还在扑腾的路上。
“家电人”认为,格力与小米这场博弈,其最终胜负将取决于小米能否在技术自主性、品牌价值、渠道效率上实现系统性升级,以及格力能否在数字化转型中保持传统优势。空调行业的“小米格力之争”,本质上是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精神的碰撞,其结果或将重新定义中国家电产业的竞争范式。
能赚钱的家电大佬都在群里!添加微信jiadianren2025进“家电人”群。最新鲜的资讯、最低的价格信息!你有故事我有酒,大家一起来聊聊。
精彩阅读✚
关注不迷路,推荐分享聚财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