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来家住,婆婆三天两头含沙射影,我护了句嘴,老公逼我给婆婆低头
“婆媳之间隔着锅台,谁站得高谁就占理。”
这话我小时候常听邻居大妈念叨,那时只觉得是笑谈,没想到如今竟成了我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叫沈如意,今年三十六岁,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性格温和,做事讲理。
丈夫叫周文斌,是一家物流公司的主管,工作忙但人挺实在。
我们结婚十年,有一个八岁的女儿,名叫周可欣,聪明乖巧。
婆婆李玉兰今年六十二岁,退休后一直跟我们住,平时帮忙接送孩子、做饭,虽说嘴碎点,但也算勤快。
事情的起因,说起来也简单——我爸妈来家里住了。
爸妈住在外地,身体不太好,医生建议来城里调养一段时间。
我和文斌商量后,决定让他们住我们家客房。
文斌一开始也没反对,还说:“爸妈来住几天也好,咱们一家人热闹。”
可没想到,婆婆的脸色从第二天开始就不对劲了。
“这屋里怎么这么乱?以前我一个人收拾都干净,现在人多了反倒脏了。”她一边擦桌子一边嘟囔。
“厨房油烟味重了,谁做的饭啊?我胃都不舒服了。”
“孩子怎么最近不听话了?是不是有人教坏了?”
这些话,听着像在说事,实则句句带刺。
我爸妈听了也尴尬,只能装作没听见。
我心里憋得慌,但还是忍着,想着她年纪大了,嘴上不饶人。
直到那天吃晚饭,婆婆又来一句:“有些人啊,住人家里还不懂规矩,真是没家教。”
我爸妈脸色一变,我终于忍不住了:“妈,您这话说得太过了吧?爸妈来住几天,怎么就成了没规矩了?”
婆婆一拍筷子:“你护着你娘家人,眼里还有我这个婆婆吗?”
文斌赶紧拉我:“你别顶嘴,妈年纪大了,说话你就让着点。”
我气得直冒火:“她可以说我爸妈没规矩,我就不能回一句?你让我给她低头?”
文斌沉着脸:“你是媳妇,低个头怎么了?家里要和气。”
我看着他,心凉了半截。
原来在他眼里,和气就是我忍让,就是我爸妈受委屈也不能吭声。
我爸妈那晚收拾东西准备走,我拦住他们:“爸妈,您们别走,这家是我做主。”
第二天,我带着爸妈搬去了附近租的公寓。
文斌来找我,说婆婆哭了,说她只是嘴快,没别的意思。
我冷笑:“她嘴快,我爸妈就得受委屈?你让我低头,那以后是不是谁欺负我,我都得忍?”
文斌沉默了很久,说:“我没想那么多。”
我说:“你不想那么多,是因为你从来没站在我这边想。”
后来,婆婆主动来找我,说她那几天心情不好,话说重了。
她说看到我爸妈住进来,心里有点失落,觉得自己地位被抢了。
我听完,心里一震。
原来她不是不讲理,是怕被忽视。
我带她去看爸妈,两位老人也笑着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别计较了。”
从那以后,婆婆变得柔和了不少,文斌也开始学着站在我这边说话。
家里虽然还是有磕磕碰碰,但多了理解和包容。
老话说得好:“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心宽了,日子才顺。”
可要我说,婆媳之间最怕的不是争吵,而是偏心。
谁若只顾着一边,那另一边迟早会心寒。
做人不能只讲孝顺不讲公道,家不是讲谁低头的地方,而是讲谁懂得尊重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