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她小脚、文盲,大他6岁,客人以为是保姆,李大钊拉过来:是我妻

0
分享至

1927年4月,北京西郊。

清晨的空气有些凉,京师看守所外围满了人。

消息传开,今天要处决的,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李大钊。

人群议论着,但声音很快又沉寂下去,铁链叮当作响,脚步声沉重而缓慢。



一个戴着圆框眼镜、面容清瘦却神态坚毅的男子,被推搡着走上刑场。

他没有丝毫惧色,反而抬起头望向天空。

几天前,在法庭上,他见过妻子赵纫兰,那是夫妻二人最后一次相见。

她带着几个年幼的孩子,神情惶恐而悲痛。李大钊看了他们一眼,开口说道:

“这是我的妻子,她是个家庭妇女,孩子们年纪都小,他们什么都不懂,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那一刻,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替他们遮风挡雨。

38岁的李大钊,注定要把生命定格在这一天,而他身后的女人,从此再无依靠。



李大钊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被苦难笼罩。

1895年10月29日,他出生于直隶省乐亭县(今河北唐山乐亭),命运仿佛跟他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父亲在他出生前便去世,母亲在他一岁多时又离开了人世。

孤儿寡孙,只剩下祖父李如珍与他相依为命,老人与孩子,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邻里乡亲都看在眼里,纷纷劝老李头:“找个媳妇吧,让孙子有人照顾,也能给你添个帮手。”

就这样,在亲戚的撮合下,十岁的李大钊被迫成婚,新娘是同村的赵纫兰,年方十六。

婚礼那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十岁的新郎困得眼皮直打架,被大人们强行拉扯着穿上喜袍,直到一声“花轿来了”,他才被惊醒。



拜堂时,他几乎是稚气未脱的木偶,被牵着手磕头。

洞房里,他手持秤杆,踮着脚尖挑开盖头,看见的是一个比他高出一头的少女,她脸上带着羞涩。

在别人眼中,这是一场荒唐的童婚,可命运就是这样,常常从最荒诞的安排里,生出最深沉的羁绊。

婚后的日子,赵纫兰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她不会写字,但懂得读书的重要,她知道,这个比自己小六岁的丈夫心怀大志,必须念书,不能一辈子困在庄稼地里。

于是,她操持家务,下地干活,照顾孩子,把所有的生活担子都扛在肩上。

李大钊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学费高昂,生活拮据,家里没有积蓄,赵纫兰就拿出首饰去典当,再去东家西家借钱。



后来,李大钊又考取公费赴日本留学,可公费名额有限,旅费、书费、生活费依然需要补贴。赵纫兰咬牙支撑,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保证丈夫在外安心读书。

三年留学,她在乡下独自带着四个孩子,靠着双手撑起一家人的生计。

李大钊在《狱中自述》里回忆道:“六年肄业,皆赖内人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这不是夸张,而是事实,没有赵纫兰,就没有李大钊的学业,更没有后来的革命家。



1900年代的北京,思想的风潮一波接一波,李大钊回国后,进入北大,成为图书馆主任、教授,站在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之巅。

而家中的赵纫兰,依旧是那个不识字、裹着小脚的农村妇女。

为了让她安心,李大钊特意在家里砌了个大炕,让她像在乡下一样做饭、纺线,那是他给妻子的体贴,也是他心底深深的感激。

每当有朋友来访,他从不避讳,总是高兴地把妻子带出来,怕她尴尬,他会亲自为她换上衣裳,扣好纽扣,抚平衣角,再牵着她走到客人面前。

在旁人看来,这是不相称的:一个风华正茂的教授,身边是个质朴到土气的农村女人。

可李大钊却笑着说:“这是我的妻子。”



这句话,比任何豪言壮语都真挚。

李大钊不只是学者,他更是革命的旗手。

他是最早在中国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那几年,北京的胡同里,常常有秘密聚会,传单、宣言在深夜里悄悄散发。

可风暴也随之而来。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李大钊遭到北洋军阀通缉,警察四处搜捕,他和家人常常提心吊胆。

1927年春,全家终于被捕,赵纫兰和孩子们一起被押上法庭。

面对法官,李大钊没有为自己辩解,只说:“妻子是家庭妇女,孩子年纪小,他们不懂事,一切都与他们无关。”

这是丈夫对妻子最后的守护。



赵纫兰泪流满面,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丈夫走向死亡。



噩耗传来,赵纫兰几乎崩溃。

但她不能倒下,几个孩子嗷嗷待哺,她必须撑住。

她带着孩子回乡,靠纺线、种地维持生活。贫苦,孤独,日子一天天煎熬。

更残酷的是,那些人扬言要“斩草除根”,专门搜捕李大钊的子女,迫于形势,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长子东渡日本,后走上革命道路,其他孩子也陆续参与到抗日和革命事业中。

赵纫兰则一人留在家中,风霜渐重,身子一天不如一天。

她活得小心翼翼,却始终无法忘记丈夫。

李大钊牺牲后,遗体长时间未能安葬,只能暂存在寺庙里,直到1933年,北大和社会各界捐资,才为他立下墓碑,举行公葬。



那一天,北平城里,数千人前来悼念,送别这位革命先驱。

赵纫兰亲自主持,把丈夫葬下。她终于完成了心愿。

可短短一个多月后,她因积劳成疾,带着无尽的悲伤,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年仅49岁。

她留下的最后遗言很简单:

“把我葬在丈夫的墓旁。”

于是,在烈士墓地,李大钊与赵纫兰,终于再度相依。

李大钊牺牲时,年仅38岁,赵纫兰去世时,才49岁。

28年的婚姻,他们用一生诠释了“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不分飞”的真正含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卓伟回应:上周爆料的离婚男明星是喻恩泰,抛妻弃子

卓伟回应:上周爆料的离婚男明星是喻恩泰,抛妻弃子

天涯社区
2025-11-17 18:10:03
单项第4金+总第5金!全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张展硕再夺一冠

单项第4金+总第5金!全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张展硕再夺一冠

全景体育V
2025-11-17 19:46:08
日本冲绳、长崎两县知事反对高市早苗修订“无核三原则”

日本冲绳、长崎两县知事反对高市早苗修订“无核三原则”

新华社
2025-11-17 22:57:02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著名药物化学家李敏勇突发疾病逝世,年仅49岁

澎湃新闻
2025-11-17 22:10:27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16:32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狗咬人命案中申倩才是高手,她一个决定让9人闯宅者追悔莫及,讽刺

七月生活情感驿站
2025-11-17 14:09:02
吃瓜!网传某大学首席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实为高中毕业

吃瓜!网传某大学首席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实为高中毕业

TOP大学来了
2025-11-17 20:54:47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高市拒绝认错,6国为日本撑腰,中方措辞变了,我军穿过大隅海峡

卷史
2025-11-17 17:08:23
金鸡这一天,素颜一脸褶子的邓超,秒了内娱一堆涂脂抹粉的小鲜肉

金鸡这一天,素颜一脸褶子的邓超,秒了内娱一堆涂脂抹粉的小鲜肉

阿会情感
2025-11-17 13:20:03
杀疯了!51分+44分!中国未来第一攻击后卫

杀疯了!51分+44分!中国未来第一攻击后卫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7 22:59:38
崂山坠崖的网红大叔走了!多人多次好意提示安全,招来的却是回怼

崂山坠崖的网红大叔走了!多人多次好意提示安全,招来的却是回怼

火山诗话
2025-11-18 07:50:09
那个叫蔡洋的青年早已消逝在人海,只有U型锁还在时时翻飞......

那个叫蔡洋的青年早已消逝在人海,只有U型锁还在时时翻飞......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17 22:59:35
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十大出口支柱产业竞争力或五年内被中国全面反超

留给韩国的时间不多了!十大出口支柱产业竞争力或五年内被中国全面反超

新浪财经
2025-11-17 17:14:39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特斯拉响应,通用响应,福特响应,美系车巨头集体去中国化

克莱恩财经
2025-11-17 13:55:33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0:06:14
满屏荷尔蒙!网飞这一脱,又赢麻了

满屏荷尔蒙!网飞这一脱,又赢麻了

来看美剧
2025-11-17 21:10:16
韩老先生,最后做件人事吧!

韩老先生,最后做件人事吧!

宾语观世
2025-11-17 13:53:49
高校明星教授的惊天大瓜

高校明星教授的惊天大瓜

穿透
2025-11-17 23:07:50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放任他们“管”到普通人的家里,是种很坏的趋势!

走读新生
2025-11-17 15:07:43
2025-11-18 09:11:00
渔樵文史 incentive-icons
渔樵文史
文学硕士
254文章数 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中国多地旅行团游客退订 日本旅游股遭抛售大跌超10%

头条要闻

中国多地旅行团游客退订 日本旅游股遭抛售大跌超10%

体育要闻

当家球星受伤后,球迷乐翻了天?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英伟达遭“硅谷风投教父”清仓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新增CDC后变化大吗? 试驾特斯拉model Y L

态度原创

房产
数码
艺术
本地
公开课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数码要闻

北方多地供暖开始!雷军推荐米家无雾加湿器3 800:售价699元

艺术要闻

墙上这十四个字太难读,你敢挑战吗?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