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的奇谈怪论里,普遍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死为鬼,鬼死为聻”。
众所周知虽然鬼是神话或者迷信中的说法,但是一直以来鬼都是让人十分恐惧,害怕的了,那聻到底是个啥东西,为啥连鬼都怕它?
今天咱们就来唠唠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聻。
“聻”这个字,读音为“jiàn” ,不常见,《五音集韵》里给它的释义很有意思:“人死作鬼,人见惧之;鬼死作聻,鬼见怕之”。
简单来说,人死后变成鬼,人都会害怕鬼;而鬼要是再“死”,就成了聻,鬼对聻怕得不行。
你想想,鬼在咱们的认知里,已经是阴森恐怖的象征了,能让鬼害怕的聻,该是多么神秘又强大。哪这聻到底有啥可怕的呢?
在古人的想象里,鬼的存在形式有很多,有的在阴间等着投胎,有的因为各种执念在人间游荡,成了孤魂野鬼。
而聻呢,据说住在一个叫“聻冥幽境”的地方,那里不归阎王管,鬼要是不小心到了那儿,可就倒大霉了,因为聻会把鬼当食物!
这就好比鬼是食物链的上一层,而聻站在了更顶端。
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民间很多驱鬼辟邪的符咒上,常常会出现“聻”字,人们相信把写着“聻”的符咒贴在门上,就能让鬼远远躲开,保家宅平安。
再深挖一下,其实关于聻还有更完整的说法,叫“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
这里的“希”和“夷”,就更玄乎了。按照《道德经》里说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希”代表没有声音,“夷”代表没有外形,这是一种从有到无,逐渐虚化、消失的过程。
从人到鬼,再到聻、希、夷,体现的是古人对生命和死亡的一种哲学思考,世间万物都在循环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哪怕是超自然的鬼和聻也不例外。
在一些传说故事里,聻的形象十分奇特。它没有固定的形态,可能是一团飘忽不定的黑影,也可能是一阵让人毛骨悚然的冷风,只要鬼感觉到聻的存在,就会吓得魂飞魄散。
而且聻捉弄鬼的方式也很诡异,有时候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干扰鬼的行动;有时候会制造幻觉,让鬼迷失方向,最后被聻吞噬。
在中国古代的民俗文化里,聻也有不少有趣的体现。
比如唐朝的时候,人们流行在门上画虎头,然后在虎头下面写上“聻”字,认为这样可以镇住鬼祟,消除疟疾等灾祸。
这就跟过年贴门神一样,都是人们为了求平安、驱邪祟想出的办法。
还有道家的符咒,很多都以“聻”字开头,借助它的神秘力量来震慑鬼魂,维持阴阳秩序。
虽然聻只是存在于民间传说和古籍记载里的神秘概念,但它反映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探索,也寄托了人们对平安、安宁生活的向往。
好了,今天关于“人死为鬼,鬼死为聻”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是不是觉得背后的故事特别有意思呢?对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