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的妖精们孜孜不倦的修炼,最终目的好像就为了修成人形,而西方的妖怪们,往往对人形毫无兴趣,喜欢追求不断增长自己的力量或者体形!
![]()
在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下,中国的妖怪修炼不仅仅追求的是更强大的力量,更讲求内在修为的提升。最终化成人形,不是为了让妖怪变得更像人,而是因为“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万物之灵长。人是智慧、道德、灵性的化身,在中国的概念里,万物之灵是人类,不管是动物,植物或者是物体,都要成为万物之灵。这之后,也就是成精变人之后,他们的修炼之路才算真正开启。成精变人的过程,被称为开灵智,或者启灵智。在中国人的概念里,人以外的,任何生物都没有灵智。所以人类的修炼起点炼精化气炼气化神。而动物修成精才到了修炼的起点。
从审美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中和之美”,讲究含蓄内敛,不喜过分张扬。《周易》提倡“中庸之道”,孔子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这种审美导向下,妖怪若保持庞大恐怖的原始形态,会被视为不美、不雅。只有化为人形,才能融入这一审美体系,成为被欣赏甚至被赞美的对象。《红楼梦》中的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而下凡为人,正是这种审美理想的极致体现。
而西方审美传统中,“崇高”一直是一个核心范畴。朗吉努斯在《论崇高》中明确指出,巨大的体积、强大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敬畏之情,从而达到精神的升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进一步区分了“美”与“崇高”,认为后者正在于对象的无限大和不可把握性。在这种审美观念下,庞大恐怖的妖怪恰恰能够唤起这种崇高感,成为审美观照的对象。
![]()
在西方的神话体系里,力量代表着绝对的权威,非常的直接和原始。妖怪的追求总是变大、变强,无论代价是什么,总之是要“强”(莫名想起来那句:我变秃了,也变强了h h)。
比如,北欧神话里的巨人(Jotunn),还有希腊神话里的九头蛇(Hydra)、米诺陶洛斯(Minotaur),这些妖怪都是靠巨大的体型和强大的力量来展示它们的实力。
另外我们好像也很少见到西方神话变化这一能力,他们的概念里,物种是不可以跨越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的眼里,某一个物种就一定是某个物种,他们的价值就是放大缩小变形,都是物理性质的变化。如果他们所谓的生物学上的变化,那么就是像是弗兰肯斯坦,或者异形这样子的,从根本上符合已知的生物学。
他们的概念里,如果是精灵,他们就会变成高等精灵。如果是怪兽,就会变成更大的怪兽,如果是龙,也就是从绿龙变成红龙,黑龙。基础使用方案是不变的,我刚才提到的这种颜色,形态,体积等等。
![]()
所以说,东方西方的概念和逻辑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体系。东方人认为万物归一,万变不离其宗。而西方人更信奉的是上帝造就了某些物种。
中国文化更倾向于修行以得正果,所以妖怪成精后会选择化成人形,甚至从此要弃恶从善。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力量和对抗,所以妖怪通过变得更大、更强,对变成人并没有什么兴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