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新地王5.4万/㎡!普通家庭需要不吃不喝33年?
土拍爆火二手房滞销:谁在杭州楼市赢家通吃?
浙江房企的豪赌:为什么只有杭州土地遭疯抢?
76.5%溢价地背后:杭州正在告别普通购房者?
76.5%溢价拿地!杭州土拍火爆是假象?
![]()
杭州的土地拍卖市场最近有点魔幻。今年上半年拍出1160亿元的地价收入,比去年整年还高出2%,一举冲上全国第一。钱江世纪城新地王楼面价飙到5.4万/㎡,运河新城地块也不甘示弱报出4.1万/㎡的价格,溢价率最高冲到76.5%。当这样的数字在媒体上刷屏时,很多人没注意到另一个事实:杭州二手房挂牌量半年涨了40%,房东们正经历着挂牌一年降价百万仍然卖不掉的煎熬。
这场土地热潮的起点是政策开闸。去年底杭州全面取消限购,土拍规则同步松绑——新房限价政策在外围区域率先瓦解,容积率计算新规让开发商眼睛发亮,封闭阳台只算一半面积,社区风雨连廊不计容。这样的调整意味着开发商实际可售面积增加3%-5%,相当于变相降价拿地。于是房企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般涌来,12家开发商争抢一块地成为常态。中天、海威等房企组成的联合体砸下17.99亿拿下萧山地块,浙江英冠在临平厮杀溢价48.83%才得手。业内人士私下点破玄机:不是杭州市场突然变热,而是房企无处可去。京沪地块门槛高不可攀,三四线城市风险过大,杭州成了资金唯一的避风港——这里有产业故事背书,政策红利叠加,还有浙江深厚的民间资本托底。
![]()
地方政府显然懂得如何撩拨资本神经。人工智能风口下,“六小龙”概念横空出世,未来科技城被贴上“杭州硅谷”标签,滨江水电新村地块因为离宇树科技总部仅三公里,立刻被包装成“硬科技人才社区”。产业光环成了土地最华丽的嫁衣:滨江集团抢下水电新村地块时,7.74万/㎡的楼面价几乎和周边次新房持平,开发商放风要卖到9万/㎡;建发房产在阿里、抖音、VIVO总部环绕的未来科技城溢价32%补仓,赌的就是互联网码农的购买力。讽刺的现实是,这些号称服务产业的住宅,80%规划的是高低配别墅或200㎡以上大平层,总价门槛动辄2000万起步。所谓的产业配套住宅,最终变成了收割财富的镰刀。
![]()
土地市场越热闹,普通购房者就越落寞。杭州市民王敏算了一笔账:她和丈夫都是互联网从业者,家庭年收入60万,在杭州已属中上水平。但看着钱江世纪城新拍地块5.4万/㎡的楼面价,130㎡的刚改户型总价将突破700万,“不吃不喝33年才买得起”。更让她困惑的是,政府最近力推“好房子”标准,要求层高3.15米以上、采用楼板一体化浇筑技术,但这类楼盘单价都在6万+。而真正适合她的三成首付普通住宅,大多分布在临安、富阳等远郊板块,每天通勤时间超过两小时。楼市已分裂成两个世界:一边是奥体、钱江新城核心区富豪们挥舞千万资金摇号抢房,另一边是刚需盘持续滞销、二手房降价难卖。
![]()
杭州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早已刻入基因。亚运会筹备期间,2248亿基建资金砸向地铁、高铁枢纽和奥体场馆,这笔钱的来源就是土地出让金。最疯狂的2021年,杭州土地收入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130.7%,超过所有新一线城市。亚运后的今天,土地依赖度虽然降到58%,但惯性仍在延续——今年主城区一次性清空“家底”,钱江新城二期、运河新城等核心区低密地块批量上市。这种用稀缺资源换短期收入的做法,被本地学者形容为“用未来50年的城市精华换取当下5年的经济报表”。
![]()
转机或许藏在细微的政策调整里。今年初发布的土拍公告里首次出现“品质承诺书条款”,要求房企出具外立面、园林等细节方案后才可拿地。保障房建设目标被悄悄提升到每年6000套,公积金贷款额度对绿色住宅提升至130万。但这些措施面对巨大的房价落差依然杯水车薪。当金帝房产在钱江世纪城砸出5.4万/㎡地价时,旁边融创时代奥城的二手房价格正从最高8万/㎡回落到6.2万/㎡。面粉贵过面包的现实,让购房者用脚投票。
![]()
城市发展的答案从来不在土地成交榜上。杭州地铁客运量三年增长140%的背后是年轻劳动力的持续涌入;蚂蚁小镇日均超10万单的外卖数据记录着普通人的生活温度。这座城市若想真正走出土地依赖症,需要创造更多让年薪20万的年轻人也能扎根的可能,而非在土地拍卖场制造5万/㎡起步的空中楼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