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根据印媒报道,在中印外长级会晤开幕词中,印度外长苏杰生亲口表示,我们两国关系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现在正寻求向前迈进。这需要双方采取坦诚和建设性的态度。在这一努力中,我们必须遵循三个相互原则——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和共同利益。双方分歧绝不能演变成争端,竞争也绝不能演变成冲突。
很显然,印度外长苏杰生还强调 “双方分歧绝不能演变成争端,竞争也绝不能演变成冲突”。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印度终于意识到,不能再让边境纠纷等问题影响中印关系的大局,得把这些问题摆在合适的位置。
某种程度来说,印度的这一表态,是自中印边境纠纷以来,印度传递出来的最为积极的一次信号。此前,中印边境曾出现过紧张局势,双方有过一些摩擦。但这次苏杰生的发言,释放出了希望与中国改善关系、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强烈意愿。
事实上,除了苏杰生的表态,印媒称,王毅外长将和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就边境问题举行会谈,而阿吉特・多瓦尔被指定为边界谈判特别代表。这是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 24 次会晤。
早在 2024 年 12 月举行的第 23 次会晤中,双方就达成了 6 点共识,包括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等。
紧接着,在 2025 年 7 月 23 日,中印还举行了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 34 次会议,双方积极评价边境局势管控取得的进展,同意共同筹备好特代第 24 次会晤。
很显然,虽然说中印边境问题短期内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但从中印频繁的高层互动和机制化的对话来看,中印边境问题将会朝向日趋缓和的方向发展,这已经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印度此时会释放出这样的积极信号呢?
其一,经济合作的需求是重要因素。据官方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印双边贸易连续在千亿美元以上高位运行。
2023 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 1362.2 亿美元,较 2020 年增长 75.4%。2023-2024 财年,中国再次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中印贸易额达到 1184 亿美元。
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工业品,在电子、电信和电气产品领域,中国的贡献很大。经济上的紧密联系,让印度意识到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其二,国际形势的变化也促使印度做出调整。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印度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来推动自身经济发展。与中国缓和关系,有助于印度在国际舞台上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印度国内并非完全一致支持与中国缓和关系。
有反对党人士对莫迪政府的对华路线提出批评,认为其违背了印军的意愿。这说明印度国内存在一定的政治杂音,可能会对中印关系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干扰。
但总体来看,中印边境问题趋向缓和的大趋势不会改变。中印作为世界上两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的稳定发展不仅符合双方的利益,也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印边境问题的缓和,为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基础。未来,双方可以在经济、科技、可再生能源等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例如,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生产国,印度迅速扩大的太阳能市场为中国制造商和投资者提供了机遇。
当然,中印关系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边境问题的彻底解决还需要时间和努力,双方在一些领域的竞争依然存在。
但只要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中印关系就一定能够朝着更加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