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临港新片区人才服务的“主力军”,国际人才服务港人才服务团队始终以“打造有温度、高效率、全链条的人才服务生态”为目标,用专业与热忱架起政策落地与人才发展的“连心桥”,为新片区集聚海内外人才注入持续动力。
政策宣传全覆盖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政策也要被推广。人才政策宣介团队的核心工作是“三进三同步”,进入园区、校区、社区,将临港新片区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传递给每一位有需要的人才和企业。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人才政策宣介团队累计服务企业超5000家,是区域内唯一一支将人才政策宣传工作实现100%覆盖的队伍。临港新片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专员吴正扬将人才宣介团队类比于一个机动部队:人才政策宣介团队在临港新片区的每个园区都安排了联络员,联络员将园区及入驻企业的诉求及时反馈给团队,团队再派人前去政策宣介或辅导。“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达到有诉求去解决,有问题及时辅导,就这么一个时效。”吴正扬介绍道。
![]()
同时,人才服务团队非常重视对海外人才的宣介工作。目前为止,临港新片区举办了两期留学生种子计划,邀请国内高校的外籍留学生来到临港,体验临港生活。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党群工作部人才工作专员张子江表示,举办该活动的目的是打开临港新片区在海外的知名度,以此来向这些外籍人才、外籍留学生展示临港新片区美好的一面,再由他们在外籍人才圈层使用的社交平台上分享,“由他们作为我们临港新片区的一个代言人。”张子江说。
补贴到位暖人心
临港新片区的补贴对人才具有吸引力。上海中科卫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光学测量系统设计师韩世豪,在临港工作的一年里感受到了临港对人才的重视。一方面,补贴发放速度快。韩世豪表示,从网上填报资料到初审、预审、公示以及收到补贴,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在临港工作的一年间,其所符合条件的补贴都基本上都已经到手。另一方面,补贴力度大。除了安家补贴、实习补贴外,博士毕业的韩世豪还能享受到每年2万左右的租房补贴及交通补贴、购房补贴等。
临港对人才的补贴力度、优惠政策,以及临港的建设、在这里举行的休闲活动,都让韩世豪觉得临港是个值得长期居住、发展的地方。“并且临港的宣传语,就是一个年轻人的城嘛,确实这一点我确实在滴水湖,临港这边感受到了氛围。”新婚不久的他正考虑在临港购房。
让人才“应补尽补,能申即申”,是人才服务团队的行为准则。一位在临港新片区实习了八个月的大学生,在申请补贴时只申请了五个月的补贴,但按照政策,一名大学生的实习补贴可以涵盖六个月。人才服务团队的审核人员注意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打电话予以告知。临港新片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培说:“我觉得我们审核工作可能也就是这样,如果我们看到了完全符合条件,但是因为人,可能就是人为的一个错误的理解,他以为只能申请2025年开始的,所以他自己少申请,我们还是通过应补尽补,尽量温馨地提醒,然后让他能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享受到最多的政策。”
![]()
此外,人才服务团队还在不断优化招聘形式:举办滴水湖“四季歌会”“全民唱享”等特色活动,开展“临港新片区人才市集招聘夜市”,为青年人才提供“松弛感”求职体验。同时优化人才招聘平台载体,在院校园区、地铁站点布局首批6台“临港求职机”,便于求职者一键投递简历并实时获取招聘会等资讯。
丰富活动促融入
截至目前,临港新片区已有境外常住人员近2000人,倾力打造“临港留学生种子计划”“临港新语汉语课堂”“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推介会”等海外人才服务品牌,举办 “扎染流芳”“黄梅韵响”等移民融入、社会融合活动超100场,覆盖 80余个国家,服务海外人才超2.5万人次。张培说:“我们发现其实除了一些基本的政务服务以外,关心和帮助其他的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这个外籍的朋友们的一些事情,其实也会很受到大家的欢迎。”
从政策宣讲到审核办理,从资源对接至举办文化交流活动,临港新片区国际人才服务港人才服务团队始终以“人才满意”为标尺,用点滴行动诠释“临港温度”。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服务创新,让更多海内外人才在临港安心扎根、舒心发展,为新片区建设国际创新协同高地筑牢人才根基。
原标题:《奋勇争先实干家|专心、用心、暖心!这支团队让“年轻的城”海聚英才》
栏目编辑:李一能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曹博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