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月孝(潘约孝),字信志,号蜜园主人。先生之名“信志”,“信”乃以诚立身、聚众之本;其号“蜜园”,“蜜”则寓以甘甜润世、温暖人心之怀。“约孝”之名,更彰显其以倡导普孝为己任,携手天下晚辈共尽敬老之责的宏愿。他十八岁便远离故土,五十载间一百八十余次跨越千里,归家探望双亲,此等反哺之情,实属世间罕见。
![]()
先生之爱,不仅限于孝亲。他胸怀天下,以赤诚之心播撒四方:除夕之夜,他挽袖献血,以一腔热血成功挽救妇孺于危难,尽显侠义肝胆之精神。
![]()
他聚族同心,共筑生命希望之光:二零一五年,他聚全国宗族之力,筹集五十多万善款,照亮小俊良的生命之路。其号召力与公信力,源自数十年如一日的践诺履责。
他挥毫泼墨,以丹青济世:六千幅书画义卖,化作涓涓细流,滋润无数病患心田,此乃心底善念之涌动,更是一贯秉持的责任担当。
![]()
他无畏艰险,有求必应:二十年间六百余次挺身而出,代替消防队官兵消除蜂患,等于节省消防队出警六百余次。即便两次被蜇至生死边缘,醒来后仍义无反顾,并且承诺依旧有求必应。竹竿所指,尽显凡人至勇之无畏。
![]()
他默默耕耘,传承薪火数十载无私授徒,于砚田墨海间润物无声。每逢国际献血日,他以墨宝礼赞生命,这份慷慨与热忱,已融入血脉,成为永恒。
他推贤扬善,激励后人:几十年来,青岛西海岸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英雄们,皆能获得潘约孝先生的一幅墨宝,以兹鼓励。
![]()
潘约孝先生,1952年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山东日照。自幼承袭翰墨,六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既恪守传统之精髓,又不拘泥于古法之束缚,腕底风雷激荡,自成一派。
![]()
• 其楷书,端方如君子,法度严谨,笔笔稳重,沉稳中透出筋骨之力;
![]()
• 其行书,潇洒若天马行空,神采飞扬,自在中暗合绳墨,气象万千;
![]()
• 其隶书,古朴雄浑,如汉碑再现,承载历史之沧桑;
• 其草书,奔放激越,似惊蛇入草,尽显生命之律动;
• 其篆书,高古圆融,若青铜铸就,流淌金石之韵;
• 其榜书“福”字,圆润大方,厚重雍容,气韵流动;“夀”字则力透纸背,墨沉如铁,承托岁月之厚重。
![]()
观其人品气度书画造诣,犹如品读一部当代《世说新语》。先生如崖畔之苍松,行事磊落刚正。其笔墨似深涧之老泉,沉雄博大,尽蕴岁月之风华。“书为心画”之论,在先生身上得到了最为真切而生动的诠释。
![]()
德业巍巍,誉满齐鲁,声动寰宇。他从青岛市“道德楷模”、“优秀义工”、“最美家庭”、西海岸“十大道德模范”到荣膺“国魂——功勋人物”,先生更以独特的艺术气韵受邀参加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华夏文化之旅”活动,还登上了钓鱼台国宾馆的讲台。他一贯秉持“以义为利”的处世哲学,以“富而好礼”的君子之风为座右铭处事做人。
![]()
书道通于大道,先生笔墨已臻“技进乎道”之境。初观其法,笔墨精熟,起承转合间尽显深厚积淀;再品其韵,性情流露,豪放与内敛皆是心象之投射;终悟其德,笔意中的“涩劲”,是他履险弥坚的执着信念;结字的“宽博”,是他海纳百川的仁厚胸怀。
![]()
其作品能入藏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不仅是对技艺的认可,更是因为笔墨间那沛然的浩然正气与温润深沉的赤子情怀。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挥毫之际,笔墨已化作生命礼赞与人间大爱的交响乐章。
![]()
身为中国书协注册教师,他在“翰墨传薪”之路上,以身作则,不仅传授书写之法,更传递着做人的品格与精神火种。
![]()
“书法当如老将用兵,进退有度。”潘约孝先生人艺双辉,正是此言的绝佳写照:进则笔为青锋,披荆斩棘,破人生困厄;退则墨化甘霖,泽被后学,润书艺心田。
![]()
虽无炫赫之名,却建赫赫之功。这份“讷于言而敏于行”的质朴力量,正是齐鲁“务实尚功”文化精神的当代典范,堪称书坛之楷模,垂范后世,永载史册。
![]()
潘老师的传奇经历,为世人树立了一座耀眼的精神丰碑,以如椽大笔挥洒出:
“善德铸人品,笔墨映丹心,热血谱华章,高雅传古今”。
墨缘斋文化
2025年8月10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