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阅读的是《MindCode321》周报。
周报每周四(或五)发布,包括:3个我的想法、2个来自别处的启发、1个留给你思考讨论的问题。主题涵盖AI、脑科学、心理、创业。一般是这样,偶尔,某期周报里是别的东西。
周报力求简短,保证你在5分钟内读完。
以下是本期内容,我说的都是错的:
三个想法 想法1:当所有人都在问"它为什么还没发生"时,它往往已经发生了。
前年年底,我和一个朋友对一件事都很困惑:为什么搜索引擎的使用量没有因为AI而下降?按理应该下降才对呀。
但那个时候确实看不出来下降,以至于我们还提出了个猜想来解释为什么。
后来我们就去忙别的事儿了,一晃一年多,直到上个月看到几个报告:搜索引擎的数据已经因为 AI下降了不少,大约在 15%-25%,不同报告数据有所不同,且这个下降趋势早已开始。
为什么我和我的朋友会发生误判?
首先,人总是高估变革的速度,低估渗透的时间。当我和我的朋友觉得“应该下降了呀”,其实当时还不显著,等到时间过去一年半,变化才被显著得感知。
但更重要的原因不在这里。
当你问出:“为什么变革还没有发生” 时,一般意味着,你是变革的参与者或者至少是可能的获益者。
而在变革早期,真正掌握关键数据、真实情况的,往往是变革的受损者,他们是上一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意见领袖,他们有一万个理由延迟或隐瞒变革的信号。
xx 公司才不会早早地跳出来说:你看,这个月我们的使用量因为 AI 已经下降了 3% 了。
别说 3%了,哪怕 30% 都不一定出来说。话说,前两天 Googel 的搜索负责人就专门发文表示“搜索使用量非常稳定”,文章一出,业内哗然。
所以,当所有人都在问"为什么还没发生"的时候,你要提醒自己,也许它已经在发生了。
这个提醒对你很重要。
有些事是注定发生的,只是或早或晚,错判终局会付出代价、错过机会,举个例子程序员职业必然因为AI 发生颠覆性变化,你要做好准备,但我相信当它正在发生的时候(其实就是现在),你会奇怪,它“为什么没有发生“以及”按理应该发生了呀“。
你甚至会提出一个理论来解释它为什么还没有发生。
想法2:Agent 离真正有用就差了个 Vibe Coding
Agent 达到真正可用、能够产生确定且丰厚价值还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需要 vibe coding 来填补。
注意,这不是说 agent 不好,或者暗示未来等 agent 更好了,就不需要 vibe coding了,而是说 vibe coding 这个环节会一直存在。
话说回来,在我看来,vibe coding 本质就是 prompt engineering 的一个分支。所以……这条的核心想法好像也什么新意?毕竟之前周报里提过了。
想法3:语言,或者简单点,一个词语,就是一连串神经连接被激活后所组成的图像名字
这是我这两年跟大家反复提到的思想。
不懂?举个例子,比如“花“,当你看到、想到花时,你的大脑会有一连串的神经元被激活,俗称“脑回路亮了起来”,这个好理解吧?
人类发明语言后,这个由发亮的神经元所组成的图案(大约会像是一棵发光的树),就被我们用“花”这个语言符号来代指。
理解了这点,你就能理解:语言为什么可以在人跟人之间传播,为什么大语言模型可以学会人类语言,什么是语向量空间,词语和词语的“位置”、“距离”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及进一步的——为什么符号不是语言的本质。
语言符号只是那棵发光的“树“的名字,这棵“树“有大量的细节特征,因此语义可以也必须化成一堆特征向量来表示。
两个收获 收获1:
公司最好的管理手段,创始人提供一条每年10倍速增长的游戏,大家会玩好的。 by TonyGu
——这句话非常对,且有足够多的证据、案例证明它对。插一句,反直觉的地方在于,做 10 被增长往往比做 1 倍增长容易,而不是难。当然,前提是你找准发力点,而不是随随便便选个指标来个要增长 10 倍。
收获2:
写文章,必然是写读者所不知道的,但你要问一问自己,为什么你的读者不知道你所写的呢? 只有三个原因:(1)这件事不重要,不值得被知道;(2)你的读者比较蠢;(3)你的读者聪明只是在这方面缺乏经验。 第一种情况,你最好别写,第二种情况你也最好别写,要么就剩下第三种情况值得写了。 所以,我们的结论就显而易见了:如果你是在为聪明人写关于他们不知道的重要的事情,那么你本质是在为年轻人写。 或者更准确的说,聪明的年轻人,是最值得你为之写作的群体。 By Paul Graham(意译)
——难怪 MindCode 的读者都这么年轻有为。
一个灵魂拷问
本周周报,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条?请点击右下角气泡发表你的看法,让大家看看你有多深刻。
PS. 最后,照例补一句:我说的都是错的。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和洞察,但注意,所有在评论区留言“标题党”的人会被永久拉黑,MindCode致力于保持小众,如果一个标题让你惊诧,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真诚地认为世界从某个角度看,跟你想象的不一样。而这是MindCode始终致力于带给你的价值
文兄是谁?
科技领域连续创业者(目前在AI+心理领域),中美3家AI公司的CEO心智与战略教练,原阿里巴巴早期移动端核心产品负责人。未来一段时间,也许你关注的某些重要的AI产品,或某些备受关注的项目融资,背后就有他身影。
MindCode是什么?
一个刚刚决定写点好东西的、很小众的公众号。日常发短篇,偶尔有深度长文。关注:AI、脑科学、心理学、创业等。由于在几个关联领域都有很深入思考,关注者中不乏顶级牛人,比如xxx和xx。
AI时代,读他人之未读对你很重要。关注并发送“1”可加讨论小群,还可参加“读完周报再来聊聊”的闭门交流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