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公秋爽,母秋凶”,2025年立秋是公还是母?还要热多久?

0
分享至

老话说“公秋爽,母秋凶”,今年会热到什么时候呢?

立秋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一起来看看!

一、“公秋爽,母秋凶”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中,立秋也分“公”和“母”。



怎么判断呢?主要有几种方法:

  1. 按农历日期:立秋当日农历日期为单数,为公秋,双数则为母秋(主流方法)。
  2. 按立秋时辰:0:00-12:00为公秋(又称“睁眼秋”),12:00-24:00为母秋(“闭眼秋”)。
  3. 按农历月份:农历六月立秋为公秋,七月立秋为母秋。



按照民间的说法,“公秋爽”指公秋年份立秋后天气转凉较快,秋风送爽;“母秋凶”则表示母秋年份立秋后,高温会持续一段时间,炎热难耐,即俗称的“秋老虎”发威。

二、2025年立秋是公还是母?

今年的立秋节气,落在8月7日13时52分,农历闰六月十四。按照这一时间来划分,今年立秋有四大属性特点:

  • 第一,今年为母秋:农历闰六月十四(双数),按主流判断标准属于母秋。
  • 第二,今年为晚立秋:具体时间在12点之后,符合“晚立秋”定义。



  • 第三,今年为闭眼秋:因立秋时辰在12点后。
  • 第四,今年为脱衣秋:预示立秋后仍需穿轻薄衣物,高温持续。

总的来说,今年立秋兼具时间上的“晚”与属性上的“母”,形成“晚母秋”,也预示着今年立秋后相对比较热。



三、今年立秋后还要热多久?

今年立秋(8月7日)处于中伏第18天,末伏(8月11日开始)尚未结束,形成“秋包伏”现象。

老话说:“秋包伏,热得哭;伏包秋,凉悠悠”。这意味着立秋后,还需经历十余天末伏高温。此外,秋后还可能有秋老虎的反扑,炎热的时间可能会被进一步延长。



那么,真正的凉爽什么时候到来呢?

按照气象学的划分标准,入秋需连续5天均温≤22℃。南方大部分地区,真正的凉爽,一般要等到9月的白露节气。而广东、广西等地区,一般要到10月,甚至有的年份11月,才迎来立秋的凉爽天气。极端年份下,“秋老虎”可以持续2个月。

北方地区,入秋时间则比较早,通常在8月底至9月初开始入秋,尤其是偏北的地方,立秋后1-2周温差逐渐增大。



四、立秋习俗与养生之道

立秋到,民间有不少的习俗活动和讲究。

1.立秋三大习俗

①啃秋:立秋吃瓜果,寓意“啃住夏天的尾巴”。传统吃西瓜(清凉解暑),也可吃桃、梨、黄瓜等。



②贴秋膘:农耕社会,夏季高温劳作消耗巨大,需要高热量摄入,从而有效转化为劳动能量。但是在过去,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低。到了秋季,粮食、瓜果蔬菜丰收了,才有机会能够放开肚子,饱餐一顿。

此外,入秋后,冬季严寒、食物匮乏。而寒冷的冬季,也需要靠身体的能量来抵御严寒,所以便有了贴秋膘的习俗。



③晒秋:秋天到,瓜果丰收,正是晒秋的好时节。在安徽、江西、广西等地区,村民会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立秋晒秋的习俗。



2.养生三吃三忌

吃三样:

立秋糕:如红糖红枣糕,谷物健脾养胃,寓意“高升”吉祥。

润燥食物:梨、百合、银耳等,缓解秋燥。

温补食材:南瓜、山药等健脾益气,同时也能为秋冬储备能量。



忌三事:

忌贪凉:避免过度冷饮,或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古人认为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始生”的转折点。《黄帝内经》强调“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时人体阳气需内敛,过度贪凉易引外邪入体。



②忌过度进补:“贴秋膘”需因人而异,避免加重身体负担。

传统的贴秋膘讲究“以肉贴膘”,现在我们更强调科学饮食,贴秋膘应选择高蛋白的牛肉、鸡肉、虾肉等作为进补,避免肥腻,加重身体负担。尤其是“三高”人群,更应荤素搭配。



忌剧烈运动:高温时段避免过于剧烈的运动。

秋季对应中医“收敛”特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大汗会耗散津液,违背“养收之道”。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一起探讨~

图片来自网络及AI绘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49岁赵薇近况再曝,胃癌传闻真相大白,善恶终有报

一娱三分地
2025-11-07 18:40:38
男医生的更多生活细节被扒,妻子生活照曝光,比曾医生长得好看

男医生的更多生活细节被扒,妻子生活照曝光,比曾医生长得好看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08 16:50:38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家里已经供不起我上班了!”父母无奈哭诉,成2025年最大的笑话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9 10:44:07
郑丽文祭吴石将军,说明了什么?

郑丽文祭吴石将军,说明了什么?

新民周刊
2025-11-09 09:07:52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2张“红晕照片”就举报班主任,家长自食恶果:老师不再管班级了

熙熙说教
2025-11-07 19:44:48
全运会男单大爆冷!首个种子选手被淘汰,全国冠军3:4,止步32强

全运会男单大爆冷!首个种子选手被淘汰,全国冠军3:4,止步32强

国乒二三事
2025-11-09 14:00:25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警惕!网购电动自行车电池起火15人遇难 火灾现场披露

环球网资讯
2025-11-09 09:32:09
他防不住我!威少连造亚历山大两犯喊话曝光 主帅再次强调做自己

他防不住我!威少连造亚历山大两犯喊话曝光 主帅再次强调做自己

罗说NBA
2025-11-09 07:18:04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眼科女王”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曝光,未来3大困境等着她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6 21:03:20
学生偷东西被抓后续:小偷没事,被偷的反退学,更多恶心细节曝光

学生偷东西被抓后续:小偷没事,被偷的反退学,更多恶心细节曝光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8 21:13:10
亏损1.3亿、降薪50%!一代鞋王跌落神坛?网友:中产不穿穷鬼不爱

亏损1.3亿、降薪50%!一代鞋王跌落神坛?网友:中产不穿穷鬼不爱

财经八卦
2025-11-08 17:57:32
拔出萝卜带出泥,张纪中再迎噩耗,转移财产是冰山一角,麻烦大了

拔出萝卜带出泥,张纪中再迎噩耗,转移财产是冰山一角,麻烦大了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9 10:23:19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心碎!虎鲸母子被困废弃海洋公园,无人机拍到濒死“起舞”引全球愤怒!

英国报姐
2025-11-08 21:08:54
4-0!38岁梅西率队晋级半决赛:1V4乱杀+3场砍5球 解锁生涯400助

4-0!38岁梅西率队晋级半决赛:1V4乱杀+3场砍5球 解锁生涯400助

风过乡
2025-11-09 11:18:43
民政局工作人员上班途中心梗死亡,发病前一直用微信处理工作 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法院判了

民政局工作人员上班途中心梗死亡,发病前一直用微信处理工作 人社局不予认定工伤,法院判了

红星新闻
2025-11-09 14:15:12
台风“凤凰”将于10日移入南海,12日可能登陆台湾岛

台风“凤凰”将于10日移入南海,12日可能登陆台湾岛

界面新闻
2025-11-09 15:27:08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比特币巨震!加密货币近14万人爆仓,发生了什么?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9 09:12:05
吓人!天津选手跳水严重失误,险些摔出泳池,山东队教练伸手保护

吓人!天津选手跳水严重失误,险些摔出泳池,山东队教练伸手保护

风过乡
2025-11-09 09:36:40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数百人在内蒙古一菜地“免费摘白菜”,菜农损失近百万,知情人:有少数人还钱菜农没收

潇湘晨报
2025-11-09 12:43:19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曾琦老公什么都没做,也被挖了出来!网友:有点理解主任了

男女那点事儿儿
2025-11-08 12:59:03
2025-11-09 16:00:49
读书文史 incentive-icons
读书文史
国学经典、文化艺术,全网同名
614文章数 13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头条要闻

央视新闻频道迎来“90后”新主播王晨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剧组又回应了?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旅游要闻

走,乘坐重庆“小渡”去看展!更多系列主题路线值得期待

手机要闻

消息称苹果 iPhone 17 系列国内激活销量超 825 万

艺术要闻

广东马路中央“最牛钉子户”,给300万不搬,结局太意外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