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百年难遇“早立冬”来了!有啥讲究?

0
分享至

11月7日12时04分03秒,太阳黄经达225°,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这时候正是南方秋收冬种的大好时段,而北方农林作物全面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的“三秋”(秋收、秋管、秋种)也接近尾声。


此时冷空气活动更加频繁,我国南北温差拉大,夏、秋、冬三季并存。乌鲁木齐从前天早上开始,雨雪不间断地下了30多个小时,降雪强度打破了当地11月纪录。

西北地区、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已经入冬,黄淮至江淮一带也会先后进入冬天。江南等地秋意正浓,昼夜温差逐渐加大,早晚时段凉意明显。华南一带则是夏日未尽,像福州、广州等地8日前后最高气温接近30℃。

今年是罕见的

“九月早立冬”

今年的立冬格外特别,受乙巳蛇年闰六月的影响,立冬节气落在了农历九月十八,成了少见的“九月立冬”。要知道,往年立冬大多在农历十月,那个被称作“寒月”的冬季起始月,像这样闰月加持、立冬闯进九月中旬的情况,确实难得一见,因此又被称为“早立冬”。更特别的是,此次立冬交节时刻在7日12时04分,恰好在正午时分。出现这种“双重特殊”的情况,难怪老辈人会用“百年难遇”来形容这份历法巧合。

民间对“九月早立冬”早有说法,每一句都藏着生活智慧:

俗语一:“立冬寒衣前,遍地是黄金”

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作为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祭祀日,往年立冬大多在寒衣节之后。而今年立冬赶在寒衣节前,在老辈人看来是个好兆头。

这预示着今年冬天不会过于严寒,不用早早“猫冬”躲在家里,户外劳作和生产活动都能正常开展,大家有更多时间忙活赚钱。更关键的是,立冬提前意味着明年春天会来得早,对春耕播种格外有利。2026年春节正赶在立春里,还离雨水节气不远,过完年就能立刻投入农事和工作,一年的忙碌能早早就有盼头。


俗语二:“立冬在九月,当了棉衣换头牛”

立冬落在九月,说明冬天来得早、走得也早,春耕自然会提前。明年是马年,民间常说“牛马年好种田”,再加上2026年立春在腊月十七,大年初二就进雨水,阳历3月12日 “出九”时才正月二十四,整个春天都透着“赶早”的劲儿。

这句俗语的核心是说,这样的节气排布会让年景更顺,农活能早早铺开,收成有保障,日子自然越过越富足。不用执着于“棉衣换牛”的字面意思,本质是老辈人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期许。


这些说法只是基于民间以往经验总结出来的,大家仅做参考。毕竟气候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大气环流、海洋洋流、地形地貌、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立冬补冬吃什么?

鸡、鸭、羊肉、大闸蟹……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起始,于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交节。

民间有谚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古时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要在立冬这天以美食进补,犒劳自己的同时也有助于抵御寒意,称为“补冬”。

吃什么补冬?除了北方人“万能”的饺子,各地吃鸡、鸭、羊等各种荤菜的都有,大闸蟹也是不少人的心头好。

有经验的老饕们都知道立冬后的公蟹才是王道。这是因为螃蟹也要“贴秋膘”,而公蟹又比母蟹晚熟,一直到立冬时节性腺才发育完全,此时的母蟹开始为繁殖做准备,肉质和蟹黄都没那么完美,但公蟹们却贴好了秋膘,发育到最好、最美的阶段,此时拿起一只剥开蟹壳便可见到丰腴的蟹黄和蟹膏,纹理清晰,颗粒饱满,美不胜收,来上满满一勺,初冬里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


除了补冬

立冬养生还可以做这些

1.起居养生:早睡晚起,避寒就温

遵循“早卧晚起,必待日光”的原则,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养护阳气。睡前用温水泡脚,可加入艾叶、生姜,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邪。

防寒保暖尤其注意头部、背部、腹部和关节的保暖,避免受凉引发感冒或关节痛。室内保持适宜温度(18℃~22℃),通风换气避免干燥,可使用加湿器。

2.运动养生:动静结合,不宜过度

选择温和运动,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等,以微汗为宜,避免大汗淋漓导致阳气外泄。户外运动可在阳光充足时进行,吸收自然界阳气。

3.情志养生:静心养神,避免扰动

保持情绪平稳,冬季易引发忧郁情绪,可多听舒缓音乐、与亲友交流,或通过静坐、冥想调节心神。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顺应“藏”的特性,收敛心神。

4.体质不同,养生各异

阳虚体质(怕冷、手脚凉):多吃羊肉、韭菜,艾灸关元穴。

阴虚体质(口干、易上火):适当吃银耳、百合、蜂蜜,避免辛辣。

湿热体质(易长痘、舌苔黄):少吃火锅烧烤,可用薏仁、赤小豆煮水。

来源:齐鲁电视台

运营:彭冰洁

责任编辑:谢鹏 刘丽鸿

监制:王金玮

涿州融媒新媒体中心


你“在看”,就是给我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上海律师带小三孕检新后续:空姐是10年白月光,婆婆态度让人寒心

壹月情感
2025-11-04 22:50:11
吴石牺牲后,伟人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吴石牺牲后,伟人很后悔:最大错误就是没集中两个野战军攻打台湾

知鉴明史
2025-10-22 18:58:14
周五收评:A股跌破4000点,出现两个迹象,下周股市走势分析!

周五收评:A股跌破4000点,出现两个迹象,下周股市走势分析!

甜柠聊史
2025-11-07 15:00:59
台当局做战备,连战送郑丽文8个大字,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开始了

台当局做战备,连战送郑丽文8个大字,一场前所未有的较量开始了

顾史
2025-11-05 13:59:03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中国的安排太妙了:福建舰入列当天,10名日本军官正在中国参观

千里持剑
2025-11-07 13:55:34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7 03:44:53
金价,突然又爆了!

金价,突然又爆了!

大永强
2025-11-07 10:19:07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又一则励志新闻翻车了!

清书先生
2025-10-21 15:51:40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

东北野鸡泛滥成灾,为何很少有人吃?当地农民直言

忠于法纪
2025-11-07 09:25:39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蒋介石在日记里坦言:重庆谈判放走毛泽东,全是因为这两点!

鹤羽说个事
2025-10-25 11:44:53
棱镜门事件内幕,美国派16名特种兵进入澳门,斯若登命运扭转!

棱镜门事件内幕,美国派16名特种兵进入澳门,斯若登命运扭转!

板栗说事
2024-10-13 12:40:43
普京吹上天的核导弹被炸成废铁!乌克兰端了老家,专家:旧货改装

普京吹上天的核导弹被炸成废铁!乌克兰端了老家,专家:旧货改装

芊芊子吟
2025-11-07 15:50:02
给力!枪手新总监夏窗压哨签2强援 坚持加大投入解球队最大痼疾

给力!枪手新总监夏窗压哨签2强援 坚持加大投入解球队最大痼疾

雪狼侃体育
2025-11-07 16:41:25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

台湾各界人士座谈 呼吁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两岸协商

新华社
2025-11-06 21:02:04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神仙租户”退租时房内锃亮反光,房东落泪收房:出租五年多,感觉像失恋了,失去这么好一个租户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08:13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突出,满胳膊黄金手串太显眼

佟丽娅在深圳扫购黄金!头发稀少假发突出,满胳膊黄金手串太显眼

鑫鑫说说
2025-11-04 09:18:31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鋭娱之乐
2025-11-07 15:50:06
王家卫又被曝!陪玩陪睡、逼疯演员只冰山一角,刘嘉玲撕开真面目

王家卫又被曝!陪玩陪睡、逼疯演员只冰山一角,刘嘉玲撕开真面目

胡一舸南游y
2025-11-07 16:35:04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出差前我关了水闸,楼下邻居却投诉我家漏水,撬开门后我大吃一惊

黄小乖的日记
2025-11-02 14:00:21
2025-11-07 18:03:00
涿州发布 incentive-icons
涿州发布
弘扬主旋律 传递正能量
8778文章数 65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头条要闻

七旬老人带一岁孙子住院:孩子父亲去世母亲下落不明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游戏
艺术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法治阳光 护航成长——胶州市九龙慧海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暨“防欺凌”专题讲座

数码要闻

每碟片3TB!希捷银河Exos M 30TB硬盘图赏

《GTA6》PC配置疑似泄露!你觉得有几分可靠?

艺术要闻

Donna Young:美国当代艺术家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